不到1年完成篡权,杨坚果真是天选之子?背后的政治生态才是关键

2020-08-06 12:16:46 作者: 不到1年完成

文:正史漫谈

图:来自网络

公元577年,雄才大略的周武帝宇文邕吞并强敌北齐,分裂了数十年的华夏北方再度统一。然而在短短三年之后,持续蓬勃向上的北周政权就面临着改名换姓的危机。这一切,首先与周武帝的接班人—周宣帝宇文赟脱不了干系。

北周与北齐

自毁长城的宇文赟

公元578年,周武帝英年早逝,太子宇文赟即位。带着摆脱多年严苛管束的喜悦,以及对父亲的愤恨,20岁的周宣帝开始了"神经质"的帝王之旅:

周武帝的灵枢还未下葬,宇文赟边抱怨父亲死的太晚,边开始了纵情声色之旅。他在原配杨氏之外,又立了四个皇后,开创了"一帝五后"的壮举;

大量皇室宗亲、朝廷重臣被屠杀,其中包括宇文赟的叔父、北周皇室的头号名将—齐王宇文宪,以及同族重臣宇文神举、宇文孝伯,此外还有行军总管宇文亮、上大将军王兴、上开府仪同大将军独孤熊、上开府仪同大将军豆卢绍等一众先帝时期的核心人员。

严刑峻法,屠戮无常。宇文赟的打压对象,不仅限于高官,为了避免臣子提意见,他颁布了严苛的《刑经圣制》,并且派遣密探大范围监视群臣,"小有过失,即加诛谴";

骄奢淫逸,宠信佞臣。继承大统之后,宇文赟最爱的活动,除了大量收罗美女充实后宫,就是没日没夜的观看各种表演,为此常常十多天不露面。朝廷大政,全权委托给了自己的心腹、内史中大夫郑译,以及善于溜须拍马的刘昉、颜之仪等人。

宇文赟影视形象

为了专心娱乐,周宣帝还把皇位传给7岁的儿子宇文阐,自封"天元",专心娱乐。

在周宣帝的白色恐怖统治下,不到一年,北周朝野呈现出如下景象:

内外恐怖,人不自安,皆求苟免,莫有固志,重足累息,以逮于终。

"天选之子",独特的外戚杨坚

伴随着皇室宇文氏的式微,周宣帝的岳父杨坚则声望日隆。

杨坚身份显赫,其父杨忠,北魏末年跟随宇文泰进入关中,是西魏/北周的功臣之一,位居上柱国、大司空,封爵隋国公。自小游走于贵族小伙伴之间,杨坚精通为政处事之道。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天生"相貌非常",据《隋书》记载:

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沈深严重。初入太学,虽至亲昵不敢狎也。

也就是说,杨坚额头有龙形,手上还有"王"字纹,且极有城府,不怒自威。关于他的相貌,史书中还从他人的角度进行了证实。

杨坚画像

比如南陈后主陈叔宝见到杨坚的画像后,被吓得不敢正视;

北周齐王宇文宪也曾经对周武帝说:

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

(普六茹,是宇文泰赐给杨家的鲜卑姓氏)

过于霸气的外貌,自然会引来北周皇室的忌惮,宇文宪曾建议早日除掉他。但得益于看相大师来护等人的帮助、周武帝的欣赏,杨坚躲过了危机,还成为了皇室的亲家。

当然了,每个开国之君,都会留下此类"相貌非常"的记录。但鉴于《隋书》编写者魏征出生于公元580年,经常接见百姓的杨坚在604年去世,因此关于其相貌的记录,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杨坚画像

笔者认为,所谓的独特相貌并不是关键因素,杨坚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在于他突出的个人能力与影响力,在统治阶层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认可,这从他成功辅政过程就可见一斑。

"天下归心",戏剧性的辅政

宇文赟虽然昏庸,但也明白自己的岳父并非善类,多次计划除之而后快;至于让其担任顾命大臣?相信他从未有此念头。但他想不到的是,自己最信任的宠臣们,也都占到了杨坚那一边。

宇文赟的心腹郑译,是杨坚的同学,他早就看出后者"德高望重,天下归心",私下倾心与其结交。在掌握朝政后,他更是以自己的话语权,多次为自己的铁哥们争取权益。在他的影响下,其他宠臣也对杨坚深表认可。

多行不义必自毙,由于过度透支身体,在公元580年5月,掌权不到两年的宇文赟突发重病,奄奄一息。此刻,他召见最信任的刘昉、颜之仪,意图安排后事,但可悲的是,此时他已"口不能言"。

宇文赟影视形象

而此时完全掌握了朝廷生杀命运的刘昉等人,首先想到了杨坚:

昉见静帝幼冲,以杨坚后父,有重名….谋迎坚辅政

于是他就联合郑译等一帮当权派,向杨坚发出了邀请。面对这种情况,按照常规套路,杨坚是要假意推辞一下的,但"耿直"的刘昉可不跟他磨蹭:

公若为,速为之;不为,昉自为也。

"你要是再客气,我可就自己上了啊!"面对如此的"真情实意",杨坚不再客套。当天,宇文赟驾崩,刘昉、郑译等人假传圣旨,命令杨坚"总知中外兵马事",也就是掌握朝廷内外的军事大权,其后被封为左大丞相。

对此,朝野上下自然心知肚明,皇室的拥护者对此忿忿不平,杨坚的真正挑战,此时方才开始。

强大的北朝军队

势如雷霆、大权独揽

杨坚掌权之时,北周朝野内外的势力,按照态度可以分为三派: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