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曾国藩,清廷可能就被洪秀全灭了。灭了洪秀全之后,清廷食言而肥,“收复金陵者王之”的承诺再也不提,倒是曾国藩赶紧裁撤湘军以示忠贞不二。这时候就有人感到奇怪:曾国藩自称蟒蛇转世遍体生鳞,这也可以理解为有化龙之势,手握重兵有望龙飞九五的曾国藩为什么不肯起兵造反?
曾国藩最终还是选择了屈身为奴,并全力争取当一个称职的奴才。有人还为此总结出了曾国藩不造反的四个顾虑。但是细细想来,传说中的这三个个顾虑都不存在,受尽欺压的曾国藩不肯或者不敢造反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
曾国藩有功于清廷,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曾国藩也是清廷最讨厌的功臣,上至咸丰同治(慈禧),下至内阁大臣地方督抚,有机会就踩他几脚,我们试着可以说曾国藩是清朝挨皇帝骂最多的“忠臣”“功臣”。要是曾国藩真有三分骨气,应该早就摔耙子不干了,如果有十分骨气,肯定就要反戈一击掀翻清廷了——当时大厦将倾,只要伸出一个手指头一戳,被八旗贵胄挖空墙角的清朝基业就会轰然崩塌。
但是曾国藩最终也没有迈出那关键性的一步,有人总结出了曾国藩的三个顾虑,其中第一个就是湘军已经分裂,曾国藩失去了绝对掌控权。
在战争后期,原本有三十万的湘军已经分化成三大块,左宗棠带领的一块成了楚军,李鸿章带领的一块成了淮军,曾国藩真正能指挥动的,也就剩下十万人左右了。如果曾国藩举旗造反,可能会面临楚军和淮军的夹攻。
其实这第一点顾虑是不存在的,首先是最能打的左宗棠并不反对曾国藩起兵。跟左宗棠一样想法的还有彭玉磷、鲍超,“东南半壁无主,曾公(彭玉磷称老师)岂有意乎?”这是湘军将领的共同心声。有晚清最后名将左宗棠这个当时诸葛亮的支持,曾国藩可以说已经成功了一半。而曾国藩作为李鸿章的老师和伯乐,根本就不需要担心李二先生在背后捅刀子——以李鸿章的政治智慧,岂有不知“拥戴之功大过天”的道理?与其守护烂掉渣儿的清廷,哪如把老师推上皇帝宝座当个从龙之臣?
退一万步讲,李鸿章犹豫观望甚至怀有二心,有左宗棠在旁边看着,李鸿章还真不敢轻举妄动。即使李鸿章想卖师求荣,他的淮军也打不过左宗棠装备精良的楚军。所以说“曾国藩兵力不足”的顾虑,是根本不存在的。
传说中曾国藩地第二个顾虑,是清廷对他早有防范,而且湘军也染上了八旗陋习,战斗力也大不如前了。这个顾虑当然也不存在:以曾国藩的军事素养,哪能不知道清军已经成了当时世界第一弱旅?不要说湘军淮军楚军,就是几个老百姓拎着打狗棒,也能把八旗军揍得抱头鼠窜。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湘军虽然有些堕落,但是传承的精神还在,只要曾国藩施展出“剃头”手段,重建湘军那就是分分钟的事情——他本来最擅长的就是把农民变成精兵,更何况幸存的湘军百战余生,战斗技能已经变成了本能。
传说中曾国藩还有地三个顾虑:当时的江山已经稀烂,可以说是一个烫手山芋。往内看,民不聊生,往外看,列强环伺,重整山河是一件苦差事,或许还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就是以草根之心度枭雄之腹了:试想那一次改朝换代,不是把固有江山打得稀烂?乱世出英雄,要真是天下太平,根本就没有汉太祖(大家称之为汉高祖,错了,应为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唐高祖李渊、明太祖朱元璋崛起的机会。
至于传说中曾国藩的第四个顾虑就更是扯淡了:居然有人说曾国藩之所以不肯或不敢造反称帝,是因为“九帅”曾国荃在造反这件事上太积极了。曾国藩害怕自己成为烛影斧声中的被害人宋太祖赵匡胤,而曾国荃这个真正的枭雄,可是比宋太宗赵光义还要心狠手辣。
这就是扯淡到不能再扯淡的顾虑了:大雁还没射下来,哪里有必要去考虑是炖还是烤?曾国荃就是一个武夫,政治上几乎等于一个白痴,而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则是一个政治高手,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就是曾国荃有兄终弟及的野心,也玩儿不过侄子曾纪泽。
既然上述四个顾虑都不存在,手握重兵的曾国藩为什么还是不肯起兵造反呢?其实原因只有一个,这个原因用现在的一句话就能概括:跪久了,就站不起来了。
曾国藩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名将,但准确的称谓应该是“儒将”,事情就坏在这个“儒”字上。曾国藩所秉承的“儒家思想”,早已经被被朱熹和二程阉割得只剩下“三纲五常”了。按照宋朝以后统治者的思想,儒家只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早把孟子的“民贵君轻”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在曾国藩眼里,不管道光同治(慈禧)多么混账,那都是君,都是天,都是爹。
叛君不忠,逆天不详,忤逆不孝,这种事情曾国藩干不出来。所以说曾国藩不肯造反,并不是真有什么顾虑,而是他骨子里就没有真正儒家兼济天下的血性。他的膝盖已经习惯与地面接触,让他站起来振臂一呼,他不敢,也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