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中为何会说“兵久”是军队与国家关系的大患

2020-08-24 18:27:33 作者: 《孙子兵法》

孙子讲的“拙”、“巧”正是生活中普通人依照自己“标准”作出的评价。“拙速”就是“拙'”于干活过程而“速”于实现任务,干活过程中没有被那些“标准”耽误了实现任务的时间。“巧之久”就是“巧”于干活过程而“久”于实现任务,干活过程中刻意追求符合那些标准而延长了实现任务的时间。因此,孙子讲“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是说国家对敌用兵有别于做其他事情,做其他事情有追求“巧之久”的,用兵则没有!军队需要为国家分忧,要让国家存续下去,就要“拙速”完成胜敌任务。国家存在潜在的一种具体害处,军队就要有相应的一种具体方法去避免。

这是军队用一种具体方法去支持国家免于一种具体害处的情况,是“一种具体害处”对应“一种具体方法”的个别情况。孙子说下面两句话则是指“多种具体害处”对应“多种具体方法”的一般情况:

夫兵欠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这里“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隐含着“国家一定存在多种具体害处”的意思,是些什么具体害处,孙子并没有去把它们一一数出来,而是站在高处看全局说出“兵久”的根本性质,给出科学的断定。

为此,军队要如何做呢?“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不能了解用兵的全部害处,就不能了解用兵的全部有利之处。

正如,我们不了解走路时存在的所有害处包括对撞、跌倒、掉入陷阱、高空坠落物等,我们就不理解走路时要绕过陷阱、养成遵守交通规则先看后通过等习惯的有利之处一样,军队被国家全部潜在的具体害处“逼着”才规范出自己兵形的流动特点和交战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