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让他运粮救援突厥,他却主张见死不救,死后家中仅余粮五石

2020-08-27 02:04:53 作者: 李世民让他运

熟悉隋唐历史的人都了解李靖、李世绩等人,但熟悉李大亮的人可能就不多了,在大唐开国将领中他也许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将军了,李世民对他的信赖远甚于李靖或李世绩;贞观十八年,李大亮去世,李世民举哀于别次,并废朝三日。

李大亮祖上世居陇右,如果李世民的家谱属实的话,李大亮就真是皇家的“穷亲戚”了。李大良与同时代的将军不同,他天生带有一颗怜悯之心,非常关心百姓的疾苦,归降大唐后首任土门令,看到百姓饥荒没东西吃,他就卖掉战马资助百姓,并劝百姓回家务农;时任雍州牧的李世民,巡幸北方,听到李大亮的事迹后非常感动,当面慰问李大亮并送上战马一匹。

一位将军光有一颗体恤百姓的心还远远不够,面对盗贼横行,李大亮的平寇方略更令人佩服,因为兵少寡不敌众,李大亮索性放弃强攻,单枪匹马到贼营谈判,面对贼寇的咄咄逼人,李大亮不卑不亢,晓以厉害,贼寇果然被李大亮的胆识和真心打动了,于是全部投降就地变成“良民”;李渊得知大唐还有这么厉害的将领后非常高兴,超拜李大亮为金州总管,从一个小小的地方官一跃成为司令级人物,李大亮胆识着实令人敬佩。

武德三年,李世民围攻洛阳,李大亮奉命南巡襄阳,一路所向披靡打到广东,回来的时候还顺手消灭辅公祏手下大将张善安;随着功劳越积越多,李渊对这位老乡越看越顺眼,除了授以高官还赐给李大亮奴婢上百人,李大亮看着这些穷苦百姓说道:“汝辈多衣冠子女,破亡至此,吾亦何忍以汝为贱隶乎!”于是把他们全部遣散回家,李渊听说以后越感觉此人不同寻常。

贞观元年,朝廷使者看中了时任凉州大都督李大亮饲养的几只鹰,于是就暗示李大亮向李世民进贡几只,李大亮假装糊涂,并秘密给李世民送去一封信,写的非常刺耳:“陛下久绝畋猎,而使者求鹰。若是陛下之意,深乖昔旨;如其自擅,便是使非其人”。据史书记载,李世民刚刚登基就宣布了“纵禁苑所养鹰犬,并停诸方所进珍异”的命令,在看到李大亮的信后不仅没有怪罪李大亮的冒犯,相反非常高兴,亲自手书表扬李大亮“一言之重,侔于千金”,随信还送上自用的胡瓶一枚。

贞观四年,颉利大败,突厥人民遭遇了百年难得一遇的雪灾,整个北方草原闹起了大饥荒,诸多突厥人民渴望内迁就食于中原,李世民一方面出动军队安抚各地一方面派出运粮队资助突厥人民,而李大亮正是负责这次任务的西北道安抚大使。看到国家一车车往送外送粮,还有数不清的突厥灾民涌入中原,李大亮忧心忡忡;要知道,大唐人民也刚刚经历战火,许多地方还在受灾,中央却把粮食送给异族,作为一名长民守土的将军可不能放任不管,于是他上书李世民,提出了“中国百姓,天下之根本”的观点,不能做“扰于根本,以厚枝附”的“送粮大队”;凭李大亮多年与北方民族打交道的经验,这些北方少数民族是不会真心臣服于大唐的,即不能把他们整体迁往内地变其习俗,也不能分散于中原徒留后患;李世民虽然采用了李大亮的建议停止向突厥运粮,但还是把突厥百姓迁往了内地,而事实也证明李大亮的判断没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李大亮可以说是大唐诸将最善于安民守土将军了,据史书记载,武德年间李大亮做过金州总管、安州刺史、越州都督,贞观年间做过交州都督、凉州都督、西北道安抚大使、剑南道巡省大使、河东道行军总管;每经一地,以惠政闻名,可以说军功赫赫,要搁现在胸前的奖章估计都挂不开了;贞观八年,李大亮跟随李靖讨伐吐谷浑,因战功卓著进爵为公,李世民赏赐他大量财物和奴隶,而李大亮将这些全部送给族人,除此之外他还收葬同宗五服之内鳏寡老人三百余人,如此善举甚获时誉。

李大亮的清正廉洁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不久李世民封他做左卫大将军,负责宫廷安全;贞观十七年,晋王李治当选太子;为了确保百年后李治顺利接手,李世民为太子盛选东宫属僚,特意让李大亮兼任太子右卫率,不久又兼任工部尚书,至此李大亮身兼三职、宿卫两宫,大唐最重要的两位人物的安危全系于李大亮,其受信任程度可见一斑。

李大亮做官为人,有儒家所说的慎独特点,据史书记载,在担任两宫宿卫期间,李大亮未尝丝毫松懈,李世民曾说:“至公宿直,我便通夜安卧”;下了岗李大亮同样威严庄重,《旧唐书》这样描述:“大亮虽位望通显,而居处卑陋,衣服俭率。至性忠谨,虽妻子不见其惰容”,一个人处众端正容易,难的是独居时任能保持这份心境,古往今来能做到这点的屈指可数。

初唐名将中,能被李世民如此对待真心接洽的人可谓不多,连尉迟恭都曾被李世民怀疑造反,后半生在家装傻充楞,对于战功赫赫的李靖和李世绩来说,君臣间的信任更是遥不可及,而李大亮却独得李世民信赖;据《旧唐书》记载,李世民经常巡幸东都,每次出巡必令李大亮居守长安,行政管理归房玄龄,京城安全归李大亮;房玄龄也曾盛赞李大亮有王陵、周勃之节,可以当大位,房玄龄为官谨慎为名,能如此评价李大亮足见其本性能力不俗。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