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随笔》获奖记

2020-08-29 02:05:06 作者: 《思辨随笔》

今年11月是王元化先生百岁诞辰。这位沉潜在思辨海洋中的大家,1994年10月,出版了《思辨随笔》,该书撷取了作者五十多年著作中的精华片断,计300多篇,范围涉及思想、人物、历史、哲学、美学、鉴赏、考据、训诂等方面,创见迭出,彰显着“为学不作媚时语”的“勇敢与真诚”的学术精神,受到广泛注目。1995年初,由出版社申报国家图书奖。

1995年深秋,第二届国家图书奖评委集中在北京一家宾馆,对各地推选的前两年出版的优秀图书进行评选。1993、1994两年,全国共出新书12万余种,经过层层筛选,严格控制,报送上来的图书仍有近千种。评委会按图书类别,组成几个分评委先行分头初评,然后再集中评定。

尽管送上的图书多为精品佳作,限于名额,最后能够评上的连同荣誉奖在内,总共不能超过40 部,文学类图书至多六七部。这需要优中选优。文学分评委由季羡林先生主持,经过务虚,认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要注意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整理文化与原创文化、创作与理论、套书与单本的适当平衡。在反复比较、不断推敲中,王元化的《思想随笔》被提出来讨论。这是一本单本理论著作,全书不过25万字,较之众多的规模宏大的全集、文集、丛书、套书,外观上显得有些单薄,但它所收的130余篇文字系作者五十多年来著作的摘编,是浓缩了的著作精华。篇幅虽少,内涵却博大精深,可说是“以最小的面积,集中了最大的思想”,分量是沉甸甸的。

由于此书是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我在文学分评委讨论时,提及了此书的作者。我说:“元化同志是当前上海最著名、最具实力、最富影响的学者之一。”我之所以把“著名、实力、影响”都限制在上海,是因为在座的评委,只有我一人来自上海,其余都出自北京,其中有着季羡林这样名重一时的学人,我不便把话说满。谁知我的话音刚落,翻译家柳鸣九就补正道:“王元化先生的影响不止在上海,就全国来说,他也是当前最著名的一位学者。”

北京大学教授、古典文学专家袁行霈随即讲了一件事:在全国文学学科规划中,王瑶先生生前曾有一个重点选题,就是把中国现代最有成就的15位古典文学研究者的成果分别进行总结,按照时间序列,其中打头的是王国维,结尾的就是王元化。

诗人屠岸说,王元化先生不仅学术成就高,而且从《思辨随笔》来看,他在学术研究中始终高扬“独立研究与自由发展之精神”,对照社会上那种“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的学风,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思辨随笔》有“文起八代之衰”的作用。

作家张锲、文学理论家张炯等评委对《思辨随笔》及其作者王元化也都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季羡林先生最后说,《思辨随笔》出书后,作者即送了他一本,他看了,确实有功力,有见解。

文学分评委在议论中,对《思辨随笔》虽然一致叫好,但由于国家图书奖是“粥少僧多”,也许强中还有强中手,因而还需要在总体上比较平衡,还需要全体评委斟酌决定。此后事态的发展却是一路绿灯,成为正式获奖图书29种中的1种,就文学图书来说,则是4种中的1种。

面对不过300多页的《思辨随笔》获大奖,我想起古人一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元化先生作为一位学人,敏于观察,耽于思索,勤于写作,尽管生平坎坷,命途多舛,却沉潜在思辨海洋中,当时已贡献出《文心雕龙创作论》《向着真实》《文学沉思录》《传统与反传统》《清园夜读》《读黑格尔》等一批富有创见之作。总的说来,他的著作不以量胜,而以质胜。每部作品在篇幅上都算不上是大部头,但内容极为厚实,有“仙”有“龙”。他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进在学术理论的道路上,每一步都有所开拓,每一步都落地有声。

正因如此,《思辨随笔》出版后在读者中也好评如潮,两年间数次重印。1995年初,王元化应上海当时最大的书店——南京东路新华书店的邀请,为读者签名。是日,一大早就有读者在书店门口排队。元化先生从上午9时签到11时,后续者还是络绎不绝。一本学术理论著作引起如此轰动,是书界所少见的。

元化先生于2008年5月9日逝世,他的“勇敢与真诚”的学术精神激励着后人,他的《思辨随笔》等著作成为学者喜爱的案头书。(江曾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