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九华四俊”交游考(上)

2020-08-29 08:16:01 作者: 原创 “九华

四人都曾隐居九华山。据《唐才子传》所载,张乔在年少时隐居于此读书。又嘉靖《池州府志》卷七《人物篇》“贤哲”条:“黄巢乱,乔曰:‘尚可以行道乎哉?见几而作,此其时矣。’遂与伍乔之徒栖老九华。” 张乔晚年隐居九华。许棠和张蠙隐居在九华山没有实证,从许棠诗歌《旅中送人归九华》中的“分与仙山背,多年负翠微”一联可知,他对九华山很熟悉。《中国名山与佛教》:“史载唐池州人顾云 ‘与杜荀鹤、殷文圭友善,同肄业九华山。’同时期归隐九华山的文人还有许棠、张乔等。” 张蠙《赠别山友》“旧山回马见”,旧山当为早年隐居的九华山。而其《过山家》中“家山不在此,在此可归休”的家山,环境和诗中所描写的山景同样美丽清静,家山可能就是九华山。张蠙《费征君旧居》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费冠卿隐居九华的艳羡之心。嘉靖《池州府志》卷七《人物篇》“贤哲”条记:“河南尉秩满,归隐九华。” 《全唐诗》卷六○六林宽《和周繇校书先辈省中寓直》曰:“古木重门掩,幽深只欠溪。此中真吏隐,何必更崖栖?……” 可知周繇有隐居之心。杜荀鹤《送福昌周繇少府归宁兼谋隐》有“一路水云生隐思,几山猿鸟认吟声”之句,从侧面说明周繇早年就曾隐居,以至于猿鸟熟悉其吟声。《唐才子传》卷八云:“家贫,生理索寞,只苦(嗜)篇韵,俯有思,仰有咏,深造阃域,时号为‘诗禅’。⒒诗禅之名,说明其受佛教影响尤深。其家在至德县,与九华山临近,故推测其当有隐居九华山的经历。

据上引材料可知,四人均以诗歌驰名,都参加了同一年的京兆府解试,受业于同一恩师李频,又同属于“咸通十哲”。四人籍贯都在九华山所在地(青阳)附近,又同属于宣歙地道区,四人都有隐居九华山的经历。这些原因,固化为“九华四俊”这一专名。

二、“九华四俊”的生活年代

《唐摭言》卷十《海叙不遇》云:“其年府试月中桂诗,乔擅场。……其年频以许棠在场席多年,以为首荐。” 可知许棠在包括“九华四俊”在内的“咸通十哲”之中,年龄应最大。《唐才子传》卷九《许棠》条谓“咸通十二年李筠榜进士及第,时及知命”。知命即年届五十。许棠于871年及第,其生年应该在822年。在许棠诗歌中,也可以找到一些证据,如《献独孤尚书》:“退鹢已经三十载,登龙曾见一千人。”据《唐藩镇年表》卷六和卷八,独孤尚书即为独孤云,咸通六年至十年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检校尚书,咸通十一年转天雄军节度使、秦州刺史,许棠此诗应该作于咸通十一年(870)。“退鹢已经三十载”意指身处逆境已经三十年了,由此逆推,从武宗会昌元年(841)开始身处逆境,许棠应该此年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如果其生于会昌二年(822),正好是二十岁,古人谓之弱冠。据此论定许棠生于武宗会昌二年(822)。

许棠卒年不可确考。许棠《冬杪归陵阳别业五首》其四:“乡国乱离后,交亲半旅游。”诗中的“乡国乱离”,当指乾符末至广明中黄巢入宣州之事。考《资治通鉴》卷二五三乾符六年十一月:“攻鄂州,陷其外郭,转掠饶、信、池、宣、歙、杭十五州。” 又广明元年六月,黄巢攻宣州,陷之。其五“游秦复滞燕,不觉近衰年”,许棠应该在广明元年(880)回乡,其时已近衰年,年近六十岁。《全唐文》卷八一二《戴公墓志铭并序》,墓主葬于中和二年(882)十二月十六日,传此文为许棠所写,时许棠六十一岁。此后无相关许棠事迹,则许棠当卒于此年或稍后。

周繇生年和卒年不可考。陶敏认为:“段成式卒于咸通四年,字允元之周繇,于成式卒后方应进士举,卒后十年方及第。” 《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有“周繇集一卷:唐周繇撰。咸通十三年进士”的记述。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明确云:‘繇,江南人,咸通十三年郑昌图榜进士。若按陶敏先生考证,那么咸通四年(863)后周繇才应举,至少在二十岁以上,周繇生年在武宗会昌四年(844)或之前。又据《唐才子传校笺》考,周繇中进士时,应近知命之年。按此观点,周繇在宣宗大中十三年(872)及第,则其生年应该在穆宗长庆四年(824)或稍后。关于其卒年,嘉靖《池州府志》卷七所记,周繇,河南尉秩满,归隐九华山。仆射王徽称其孝弟,奏调至德令。据陶敏考证,王徽任仆射的时间应该在中和三年(883)四月至四年(884)九月之间, 所以,周繇被其奏为至德令当在此时。周繇在中和三年(883)应在世。此后未见踪迹。《大清嘉庆一统志》卷一八一《池州府?陵墓》所载,周繇墓在建德县境内,周繇可能仕终于建德令任上。

张乔《将归江淮书》:“郡因兵役苦,家为海翻移。未老多如此,那堪鬓不衰。”《新唐书?僖宗纪》载,乾符六年(879),黄巢陷鄂、宣、歙、池四州。据嘉靖《池州府志》卷七载,因为黄巢乱,张乔与伍乔之徒栖老九华。《新唐书?僖宗纪》载,黄巢军广明元年(880)十二月克长安,僖宗逃蜀。乔回乡应该在此年后。《将归江淮书》诗中“未老”一词,说明其年在四十岁至四十五岁之间,张乔生年应该在文宗开成元年(836)至武宗会昌元年(841)间。张乔参加咸通十一年(871)的京兆府解试时应该在三十一岁至三十六岁之间。《唐才子传》载张乔“十年不窥园”,张乔在参加解试之前还与许棠共隐庐山,可从。张乔卒年难以确考。据前文,张乔于广明元年(880)回乡栖老九华。中和二年(882),杜荀鹤年三十七岁,约此时至扬州等地,逢张乔、顾云等友人,《全唐诗》卷六九一有《维扬逢诗友人张乔》和《贺顾云侍御府主与子弟奏官》。《唐诗纪事》卷六十七《顾云》条云:“咸通中登第,为高骈淮南从事。” 《资治通鉴》卷二五三《唐纪六十九?乾符六年》云:“冬十月,以镇海节度使高骈为淮南节度使,充盐铁转运使,镇扬州。” 张乔僖宗中和二年(882)当在世,此后无资料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