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的管理机制存在很大的缺陷,他们更像是闭关锁国与周围都不来往,试想他们山上的资源能维持多久,没有百姓的支持,所处之地环境恶劣,甚至周围连商队都绕着走,完全的坐吃山空。可以说他们是被自己走上了招安这条路的。
梁山自成立之日起,历经三代首领,每一代都在不断壮大,随着梁山的名声越来越广,前来投奔的英雄豪杰越来越多,这也意味着消耗越来越大,但是他们并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因此情势越来越危急,他们到了后期要么解散,要么招安,已经无路可走了。
初期的时候,梁山是纯粹的土匪行径,干的也是抢劫的勾当,但是那个时候人少啊,除去花销还能剩余不少。那时候曾有人估计,梁山上聚焦了七八百人,粗略计算每月这些人消耗的粮食数量也有四万多斤,可想而知梁山的粮食储备量需求有多大,如果没有了这些粮食,估计会跑散不少人。这些人还算好管理,梁山的这点经济实力还是有的。
随着晁盖加盟,给梁山带来了丰厚的资金,晁盖也对山上的情况进行整顿,整修山寨,制造兵器,还打造了一只水军,同时山上也展开了自给自足的生产活动,养一些家禽,培育水果,养鱼等等,还自己酿酒喝,同时梁山也改了往日的土匪行径,不再伤害打劫对象的性命,所有劫来的钱财也分成了两部分,公私分开,头领的家眷也上了山。对钱财的划分也有了清晰的规划,头领得到的比较多,这段时间,梁山发展是最和谐的阶段。
后来宋江上山了,这个有野心的权谋家,为了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展开了一系列的动作,梁山如他所愿打出了名声,也成为了民间拥戴的团队,上山来的人也越来越多。根据数据,当时梁山攻下祝家庄,得到里面的粮食有五十万石,据统计当时有6600人参与了此次战役,当时的梁山人员共计八千人。
随着宋江的精心谋划,盲目扩张梁山的势力,人马迅速壮大,加上数次战役的胜利俘获降军,大约有三万人之多,粮食出现了严重的危机,甚至面临没有隔夜粮的困难境况。梁山为了解决粮食的问题,可谓是绞尽脑汁,下山借粮,攻打粮食富足的地域,来缓解危机。
到了最后的时期,梁山的领导层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也没有收留反围剿战役的降军。但是梁山的实力也没办法和宋军抗衡,所以梁山处境尴尬,名不正言不顺,而且马上就要断了生路。因此领导层必须要寻找生路,又不能告诉下面的人说是没有粮食了,不然肯定会出乱子,最后粮食再也借不到了,面临的出路要么解散,要么招安归于朝廷。
因此梁山走上招安这条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宋江太急于求成,思想狭隘,如果他能考虑更多,把后勤补给做足,梁山也不至于被朝廷利用,众多梁山好汉悲剧结尾。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也是有他的道理的,梁山上的众豪杰心中藏有大义,自然没心思拘泥于吃饭、挣钱这样的小事上,最后一步步走上了绝路,按照那时的情况来看,招安这条路也是最适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