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玺代印钮分类,篆刻印章中印纽的种类及其印绶形式

2020-08-29 23:39:41 作者: 古玺代印钮分

印钮是印章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玺印均有钮,钮有穿孔用以系印绶,印绶又系在腰带上,随时都可以取用,这就是古人的佩印习俗。印钮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派生出很多种类与样式,特别是明清以后石材作为常用印材,为印钮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

古玺印钮的形式很多,现将所见历代印钮分类介绍如下:

1、 鼻钮。这是最为通行的钮式,从战国始至明清都有,时代不同,钮的形状及孔的大小略有不同,秦汉以后印钮逐渐加大。

2、 瓦钮。这是鼻钮的一种延伸形态,沿用时间的较长,钮孔较大,形如筒瓦,故称瓦钮。汉以后的私印中瓦钮的跨度与印边相接,又称之为桥钮。

3、 台钮。形如一斗倒覆,又称覆斗钮,多见于汉魏时期的官印。有些台钮有多层台,往往逐级缩小,台上有柱钮式鼻钮,多见于元官印。

4、 龟钮。汉代起官印中多用龟钮代表职务较多的官衔,西汉时期的龟钮多作低伏状,到了魏晋时期,龟身隆起,四足直立,制作也更加精良。

5、 驼钮。形如一卧姿骆驼,是汉至魏晋时期授予少数民族官印常见的钮式。

6、 其他动物形钮。有蛇钮、龙钮、羊钮等多种,有些是颁给少数民族首倾及官员的封印,有些是私印。

7、 器物形钮。包括亭钮、环钮、带钩钮、柱钮等,多见于私印。

8、 两面印及多面印。均见于私印,两面印中间多有孔,又称穿带印。五面印出现于战国及秦汉时期,魏晋时期盛行六面印。

9、 套印。出现于汉盛行于魏晋,特别是到了晋代有三套印,充分体现出精湛的工艺技巧。

印绶指的是专门用来系印章的有颜色的丝带。官印当中系印的绶带不仅仅是实用性的,它还有表示官员等级的功能。早在先秦,各国官印中已形成了一定规矩的印绶佩带制度,秦统一以后制定了系列的官印制度,到了汉代官印体制进一步完善。

在《汉书》、《史记》中多次提到了印章以及印绶的使用制度,在《汉官仪》中记录了印绶的名目也非常多,如银印青绶是史大夫佩制,一般而言凡二千石以上的爵秩皆银印青绶,六百石以上的官员则皆铜印墨绶,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绶等。《后汉书·舆服下》则对印绶有详细规定:

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不仅可以通过官员所佩印章的大小,使用材料,印纽款式来辨别佩带者的官阶,还能通过系在印章上印绶的颜色去确定身份。#印绶#魏晋#印章收藏

4、 龟钮。汉代起官印中多用龟钮代表职务较多的官衔,西汉时期的龟钮多作低伏状,到了魏晋时期,龟身隆起,四足直立,制作也更加精良。

5、 驼钮。形如一卧姿骆驼,是汉至魏晋时期授予少数民族官印常见的钮式。

6、 其他动物形钮。有蛇钮、龙钮、羊钮等多种,有些是颁给少数民族首倾及官员的封印,有些是私印。

7、 器物形钮。包括亭钮、环钮、带钩钮、柱钮等,多见于私印。

8、 两面印及多面印。均见于私印,两面印中间多有孔,又称穿带印。五面印出现于战国及秦汉时期,魏晋时期盛行六面印。

9、 套印。出现于汉盛行于魏晋,特别是到了晋代有三套印,充分体现出精湛的工艺技巧。

印绶指的是专门用来系印章的有颜色的丝带。官印当中系印的绶带不仅仅是实用性的,它还有表示官员等级的功能。早在先秦,各国官印中已形成了一定规矩的印绶佩带制度,秦统一以后制定了系列的官印制度,到了汉代官印体制进一步完善。

在《汉书》、《史记》中多次提到了印章以及印绶的使用制度,在《汉官仪》中记录了印绶的名目也非常多,如银印青绶是史大夫佩制,一般而言凡二千石以上的爵秩皆银印青绶,六百石以上的官员则皆铜印墨绶,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绶等。《后汉书·舆服下》则对印绶有详细规定:

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不仅可以通过官员所佩印章的大小,使用材料,印纽款式来辨别佩带者的官阶,还能通过系在印章上印绶的颜色去确定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