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当康熙去世后,答案揭晓皇位由四爷继承,是为雍正皇帝。看剧的朋友们,不需要细心都可以发现,雍正登基后,雍正朝的总管太监仍然是康熙朝的李德全,而不是曾经四爷府上的高勿庸呢,是为什么呢?私以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详见下:
第一,这么处理使得电视剧相比书本更有深度
实际上,看过原著《雍正皇帝》和剧本《雍正王朝》的人都知道,原著和剧本中,在康熙去世后,雍正朝里的总管太监并不是李德全,而是曾经四爷府里的太监高勿庸。是李德全随着康熙的去世消失不见了,不是高勿庸消失不见。但是电视剧与原著和剧本的这微妙差别,细心品味,却可解读出来更多地一些东西。
大多数人首先应该会想到,电视剧中一直用李德全,自然可能是因为剧组经费的问题,不排除这种可能。不过,私以为更重要的是因为,雍正继续使用李德全,而不是高勿庸,能使得电视剧更有深度。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实际上“一朝天子一朝太监”才是真的。古往今来,有许多官员历仕多任皇帝,屹立不倒的也不少,能不能继续红全靠个人能力,比如说明朝的张居正、清朝的张廷玉就很有代表性。但是,更何况太监,即便在历史上宦官最鼎盛,权力最大的明朝,即便是权势熏天,几乎盖过皇上的刘瑾和魏忠贤,也不过猖狂一朝而已,皇帝一下线,立马就被解决了。按照规矩和原著及剧本,也是李德全应该随着康熙的去世而消失的,但是电视剧偏偏这么处理,立马别有一番深度。
电视剧中,雍正朝时期,还在用李德全,而高勿庸消失了,立马就多了两个很有深度的问题。其一,为什么雍正朝了,还要继续用李德全?其二,原四爷府中的总管太监去哪里呢?这两个问题,深度解析一下,真是别有一番风味。而原著和剧本,这么直白的处理方式,也就没这种问题了,自然电视剧也就没那么多话题和深意。
我想,这就是读书和看二次创作电视剧的差别,电视剧中可以因某些需要或特意不要一些细节,能够使得电视剧升华。除了李德全和高勿庸这差别外,更具代表性的就是八爷换十四爷的流星天石那段了,没有八爷换石头的镜头,反而更加巧妙地表达了很多东西。
第二,为励精图治,强国富民,却不被人理解,身负骂名的雍正帝,安排了一个历经始终的见证人!
历史上是没有李德全的,照顾康熙的贴身太监叫做赵昌,但是这个赵昌在康熙去世后,雍正一继位立马就以“欠银欺君”之罪给杀了。也正因如此,雍正继位的合法性,被很多人质疑。《雍正王朝》电视剧中让李德全留在了雍正朝,自然是有李德全办事靠谱的原因,但是这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留下李德全,让他以距离皇帝身边最近的人的身份,亲身体验两个皇帝的差别,为康熙和雍正做个见证!更重要的是为雍正做见证!
《雍正王朝》全剧前大半部分都是讲夺嫡,后半部分是讲雍正的功绩,当然各种斗争贯穿始终。但是,正是因为康熙时期九王夺嫡的激烈性和残酷性,加上雍正皇帝致力于改革弊政,雍正朝才会有如此多的政敌,才更加导致尽管雍正皇帝一生兢兢业业,有恩于万民,但是几个世纪下来,却还是留下了骂名。《雍正王朝》中,留下李德全这样一个同时伺候过“千古一帝”的圣明皇帝和“任性刻薄”的皇帝,可以给雍正做个见证。
李德全:“万岁爷,不是奴才妄言,您不能够这样了……天不亮就起了,深夜还在批折子,这一次这么冷的天又赤着脚去耕地,这不连脚也冻伤了……再这样下去,奴才……”雍正:“只要能让那些无产无业的旗人们都去耕地,今后能够自食其力,朕这点冻伤算不了什么。”
虽然说李德全是清朝的太监,不似明朝太监那么有才学,但是以李德全的忠心和善良,从他口中说出的话,从他眼中看到的事情才是最真实的。康熙被称为千古一帝,李德全是最贴身伺候过的,康熙到底怎么样,从人性最基本的善良来看,只有李德全这个亲身经历者才最有发言权。同样对雍正来说更是一样,只有李德全才最有发言权,且雍正更需要李德全这样的一个见证人。可以说就算天下人都认为雍正怎样怎样,但是真正的公道,也许只有在李德全的心里才是最透彻的,因为没有人比李德全知道康熙这千古一帝和背负骂名的雍正之间的差别了。
李德全:“万岁爷,您不能再喝了!”雍正:“奴才,你想抗旨吗?”李德全:“就是抗旨,奴才也不能再让万岁爷喝了。”
作为改革家的雍正,为大清续命百年的世宗皇帝。因为夺嫡之争的后遗症,因为改革的罪人的原因,尽管功绩盖世,却背上了不少骂名,这是非常不公平的,需要有见证人为雍正辩白的。如剧中的乔引娣和秦顺儿就是这么一个角色。但是他们与李德全相比还是有所差别的,乔引娣见证的视角是从雍正为平民百姓谋利的,秦顺儿是从宫里规矩的,而李德全是能够从他漫长的伺候皇帝的岁月,从全方位都可以见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