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于美色的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失去诸侯们的信任,镐京变得岌岌可危。犬戎东进,一举攻破镐京。至此,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延续近300年的西周王朝正式覆灭。平王东迁,开启东周,即春秋时期。
此时的周王室,渐渐丧失号令天下的能力了,权威大有所降。而中华大地上,冉冉升起了好多耀眼的新星。率先奋起的就是齐国的国君齐桓公。齐桓公坐大,以周天子的名义,率领几个诸侯国,讨伐宋国。这就是著名的“九合诸侯”。
烽火戏诸侯
后齐桓公成为诸侯中的霸主,气势远压式微的周天子。至此,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争霸的基调、兼并战争不断的局面已经定下了。
然而,具有上升潜力的并不只有诸侯,还有诸侯的下级——卿大夫。正如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一样,诸侯不会允许卿大夫袒露出任何的野心与壮志。于是,在夹缝中谋生存的卿大夫阶层,普遍具有明哲保身的思想。
齐桓公春秋时期的卿大夫普遍热衷于明哲保身
《国语·晋语》中有这样一段体现卿大夫应该明哲保身的描述:“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这段话明确地对范氏、中行氏进行了批判。他们不体恤他们的宗族,想要在晋国国内夺权。这导致了他们的子孙流离失所,将逃亡到齐国进行耕地。
“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是更进一步地对这两家子孙的境地进行了比喻。曾经是可以用于宗庙祭祀的牲(春秋贵族阶层祭祀用猪牛羊),如今却成为了在田地耕作的普通牲口。
范氏、中行氏及其子孙的悲惨境地被记录在《国语》上,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告诫卿大夫们,以这两族覆灭的经历为诫,安守本分,不要再惦记着权力。
左为卿大夫
1、守身如莲,香远益清,是为廉
春秋时期,评价一个卿大夫是否称职,最重要的是看他是否懂得明哲保身。
《国语·周语中》记载了刘康公访问鲁国的时候,对4位卿大夫的未来有不同的预期:“季、孟其长处鲁乎?叔孙、东门其亡乎!若家不亡,身必不免。”可见,在刘康公的眼中,叔孙宣子、东门子最好的结果是被处死,最坏的结果是灭门。而季文子、孟献子及其家族则可以在鲁国长期地存活下去。
而之所以得出这样截然不同的评价,是由于“季文子、孟献子皆俭,叔孙宣子、东门子家皆侈。”后两者不懂得勤俭持家,势必要遭到诸侯的严重打击。如此不懂得守身的卿大夫,其事迹是不会香远益清,受到好评的。这样不廉洁的家族,也是不能立足于世的。
季文子
2、明哲保身,不只是独善其身,更是为了保全家族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原因,不仅仅是出于自私的独善其身,更是为了保全家族。君子一旦立于危墙之下,损害的不只是家族的名誉,最严重的是要付出株连九族的代价。而为了保全家族,很多卿大夫愿意只身赴死。
晋国卿大夫范文子是一个为晋国殚精竭虑的人,他的眼光和谋略都远胜于当时的晋厉公。鄢陵之战晋国胜利后,晋厉公十分自满,不听取下属任何建议。范文子看出,这样的晋厉公,必将导致晋国局势的恶化。他一方面出于家族的顾虑,不敢觐见直言,一方面又为晋国忧虑重重。在家里的庙堂祈祷说“使我速死,无及于难,范氏之福也。”
晋厉公
春秋时期卿大夫热衷于明哲保身,其本质是热衷于保全家族。因为在春秋时期,卿大夫这一阶层,危机四伏。专杀卿大夫的制度
即使卿大夫已把明哲保身当成一种阶级共识,最后真的繁衍生息、绵延不绝的宗族却寥寥无几。《左传·昭公三年》就记录了宗族们的惨状:一开始有“栾、郤、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隶”这十一个宗族。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后:“肸之宗十一族,唯羊舌氏在而已。”十一个宗族,最后只有一个宗族存活于世,仿佛对于各诸侯来说,专杀卿大夫也成为了一种阶级共识。
左传
1、春秋时期专杀卿大夫现象突出
据北宋孙复《春秋尊王发微》有所记载“是故二百四十二年无天王杀大夫文,书诸侯杀大夫这四十七也。”仅仅一年中,被诸侯处决而死的卿大夫多达47人,在任何时候,对于一个阶层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但“47个卿大夫”放置在春秋时期近300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是一个小数字。而一个卿大夫的倒下,对于一个宗族来说,往往是丧失了主心骨。树倒猕猴散,这也就可以解释了很多宗族消失不见的现象了。
2、“专杀”——覆灭卿大夫的同时,彰显了诸侯的权势
“专杀”指诸侯不向周天子禀命,而直接杀戮卿大夫。这在西周王室鼎盛的时期,是不可能发生的。
周天子
“古者诸侯之卿大夫士命于天子”。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严格的、自上而下的礼乐制度。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地位层层而下,下级不得逾越。每一阶层的爵位、权力都是周天子赋予的。诸侯没有对卿大夫进行封爵加侯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