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放390名死囚回家探亲,约定次年秋天回来,结局怎样

2020-08-31 19:30:40 作者: 唐太宗放39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历史就像是一幅又一幅的画卷,每个统治者都在上面说着他们建功立业的故事,当然这其中的故事有好的也有坏的。而我们去讨论君主的时候,很多时候都容易放大一个点,更多的时候是放大不好的点,而忽略了他其他方面。

比如讨论武则天,往往就喜欢说她是如何成为这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而往往忽视了她在位期间的政绩;再比如讨论曹操,大家对他的印象往往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臣,很少说他的才干。现在我们要说的这位,也是这样的人,人们讨论他的时候往往提起的是"玄武门之变"、"弑兄篡位"等等,但是其实他的历史政绩也是十分突出的。雄才伟略,玄武之变

隋朝末年,民生凋敝,各路英雄揭竿而起,李渊父子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建立了唐朝。当时李渊有三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这其中李世民无论从才干、能力和威望皆是三个兄弟中能力最高的,所以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一起陷害、排挤李世民,而李渊也因此不再重用李世民。

但是,李世民的军事才干是当时无人可以比肩的,在领兵打仗这方面大唐还需要他。所以在李世民再次拿到兵权后,他已经对现状表示不满,其实他自己也能感觉得到,走到今天,如果不能再进一步,那就很有可能今后连性命都不保了。

公元626年,李世民终于发动了政变,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玄武门之变"。在这场政变中,李世民亲手杀死了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和自己的弟弟李元吉。

事后,当时的皇帝李渊虽然气愤但是也无计可施,在这之后的两个月,李渊宣布立李世民为太子,并且在很快就禅位给了他。于是唐太宗就开启了他22年的政治生涯,史称"贞观之治"。

这算是李世民这一生中最大的黑点了,也是大家攻击他的点。但是我想,如果他不走出这一步,那么未来待自己的哥哥上位后,可能他能不能保得住命都是个问题了。毕竟那个位置对于所有有野心的人来说,诱惑力太大了。励精图治,死囚探亲

"贞观之治"在历史上有多么高的地位就不需要更多地赘述了,或许他夺得的历史地位不见得有多光彩,但是他的政绩是斐然的,他为唐朝后来的鼎盛奠定了夯实的基础。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其实执政者怎么上位并不怎么关心,最关心的是上位者能不能给他们一个安稳、富足的生活,特别是经历了隋唐时期的动乱。无疑,李世民做到了。

李世民在位期间有很多的故事,但是有一个小故事最能展现他的仁德之政。贞观六年,唐太宗竟然亲自去了监狱去探望那些犯人,这对帝王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事。当他看到那些死刑犯的时候,他动了恻隐之心,因为他觉得,那些死刑犯,也是有自己的家人,即使这么罪大恶极,家人也是会想念他们。而他相信,这些人也会想在临死之前见自己的家人一面。

在和囚徒们进行了交谈后,唐太宗做了一个是史无前例的决定,决定让这些囚徒回家看望家人。但是,该接受的惩罚也依然要接受。唐太宗约定,这些回家的犯人要在第二年的秋天回来,接受该接受的罚则。

这次回家被允许探亲的人共计390人,李世民给予了他们充分的信任,也没有派人去监督他们。而他们也没有辜负李世民的信任,所有人都在第二年秋天如约回来愿意接受了该有的惩戒。唐太宗认为他们真心悔过了,所以更是下旨赦免了他们。

施行仁政,宫女出宫

除了让犯人回家探亲之外,李世民仁德之政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大到政策纲领,小到后宫之事。当时后宫的宫女大多数都是女孩因为家境实在平凡,走投无路才选择入宫当宫女。

"一入侯门深似海",更何况是在皇宫之中。进来的宫女再出去希望渺茫,甚至最后会命丧在这茫茫后宫之中。有的选择,谁都不希望走上这条路,唐太宗当时放了后宫几千个宫女出宫,让她们回家寻找自己的幸福。

这个举动当时也是议论纷纷,有些人认为这是他故意"作秀",收买人心,但是无论他的目的是如何,他确实让这些宫女重获自由之身、让那些囚徒也能回家看到自己的家人。这样的称赞他是担当得起的。就像白居易的《新乐府》时里面所说的"怨女三千出后宫,死囚四百来归狱。"无论出发点是什么,只要结果是对所有人有益的,那就是好的。

像这样的举动李世民还有很多很多,当然这都是小事,他在位期间制定的一系列政策让当时刚结束战乱的唐朝得以休养生息,得以发展经济,比如新设弘文馆,为国家培养过很多人才;还有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使农民都能够耕者有其田,真正的促进农业的发展等等。这才是他作为一代圣君,能够受万民爱戴的根本原因。结语

唐太宗李世民这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从金戈铁马、发动政变夺权、到治理整个国家。自古以来,中国都秉着"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说法,如果一个统治者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给百姓幸福快乐的生活,那么百姓拥护这个统治者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