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好酒总是能让人陶醉,可是好酒价格也是不菲啊。像那最有名的82年的拉菲,那个等级的名酒,可是我等穷人不敢想的奢侈品啊。
不只是现在,就是在古代,名酒的价格也是不菲。尤其是在我国遥远的古代,葡萄酒更是因为稀有而几乎成为"无价之宝",甚至于用葡萄酒还可以换一个相当于现在的省长的职位呢。
不相信?这样的故事就发生在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阶段—三国时期。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孟佗。
说起孟佗,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可是他的儿子,熟悉三国历史的人应该都听说过,那就是孟达,一个典型的两面三刀派,墙头草人物。
孟达本是益州牧刘璋的属下,后来刘备入川,他临阵倒戈,与法正一起迎接了刘备,被刘备封为太守。
后来关羽败走麦城,孟达没有出兵救援,他害怕刘备定不会放过他,于是又投奔了魏国。之后诸葛亮出祁山,伐中原的时候,他又秘密联系诸葛亮,表示愿意归顺,并会出兵长安。可是这次这个墙头草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了,他的图谋为司马懿所知,司马懿率大军千里奔袭,斩首示众。
而我们要说的这个孟佗就是孟达的父亲。据古书《三辅决录》的记载,孟佗叫伯郎,名不令休,凉州人。
说起这位孟佗,也是一个溜须拍马,见风使舵的好手,这点上不得不说是他们的家风。
东汉灵帝时期,皇帝昏庸,大权都集中到了太监中常侍张让的手里。那个时候这位大太监的权力有多大呢,据说当时的汉灵帝都经常对别人说"张常侍是我父"。这话要是让他亲爹解渎亭侯刘苌听到了,不知道他心里会是什么滋味。
在当时,因为张让的权势,所有的人都在不遗余力的巴结他,一无是处,还想要升官发财的孟佗自然也想搭上这条大船。可当时的孟佗什么地位也没有,想要结识张让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就想办法从张让身边的小太监下手,通过不停的贿赂这些小太监,来逐渐接近自己的目的。
要说孟佗是真的够狠,为了能够巴结上张让,给小太监送礼都快把自己家给掏空了,到最后连那些收礼的小太监都不好意思了,直问能为他做点什么。
孟佗虽然想要升官发财,可是他很有心眼,没有直说,只是跟小太监们说:以后只要有机会,你们能把我当成一个大官一样,恭敬地鞠个躬就可以。
小太监们一听这么简单,就连想也没想地答应了。
那个时候,张让势力通天,每天想见他的人,那车队能排出几百辆去。这一天,孟佗故意选了一个车队最多的时候,然后最后一个到的他直接插队到了最前面。那几个小太监一看他来了,立刻鞠躬示意。
这一下,那些排队等候的人都认为孟佗身份不一般,之后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邪乎,三人成虎,假的也成真的了。于是很多没有办法见到张让的人都开始给他送礼,想要从他这里谋点出路。
后来孟佗就把这些礼物都献给了张让,张让一看孟佗出手如此阔绰,对他的态度立刻就不一般了。后来孟佗献给了张让一斛珍贵的从西域送来的蒲桃酒(葡萄酒),张让非常开心,就封了孟佗为凉州刺史。
这段故事在《三国志.魏志.明帝纪》中有记载:佗又以蒲桃酒一斛遗让,即拜凉州刺史。
按当时的计量单位来看,一斛为十斗,一斗为十升,一升约合现在的200毫升,那么一斛就等于是现在的20升。也就是说孟佗用26瓶葡萄酒就换了一个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的职位,这可真是太值钱了。
可能有人觉得,一瓶葡萄酒有那么值钱吗?张让是不是太没见过世面了?
还真不是这样,从西域开通到南北朝之前,葡萄酒都可以说是十分珍贵稀有的酒类,只能从西域进口。在当时只有皇室才能喝的上这种稀世之酒。
魏文帝曹丕曾经在给大臣的诏书《诏群医》中,对葡萄酒这么评价道: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蒲萄。当其朱夏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饴,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又酿以为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他方之果,宁有匹之者。
从曹丕对于葡萄酒的赞誉中,就可以看出,在古代能够喝上葡萄酒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情,因而张让在得到孟佗进献给他数量庞大的葡萄酒时,会如此的高兴也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