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辨识能力比较单薄的学生真的不适合接触道家的思想。他们有着最敏感的心思和最容易被煽动的薄弱意志。道家的虚无缥缈很容易将他们引入无所作为的歧途。
这些学生可都是祖国的未来,若是养成如此消极的心态,往小的层面来说是自毁前程,往大的局势上讲就是置国家未来于危险之中。
所以,教科书中总是多引用儒家学术,论语更是成为必背必考内容。除了儒学本身的教育意义,更在于其积极向上的入世情怀可以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
所以,教科书将《卖油翁》的最后一句删减掉,也是为了防止学生对道学这种不适宜本阶段学习的思想产生兴趣,从而消磨意志引发不可挽回的后果。
围绕着内容删减的不休争议
近年来,对于教科书内容删减增添的争议纷纷扰扰,从未断绝。对于一些伪英雄以及夸大的文章删减人们大抵是举双手赞成的。
但是对于一些被打上落后不适宜当今时代思潮标签的文章,人们的争议还是十分大的。譬如近年来鲁迅先生的文章被不断从教科书中拿掉。
编撰者给出的解释是鲁迅先生的文章距离当今社会太过遥远,不能产生共鸣,且有些遣词造句太过晦涩难懂。虽然是出于减负的考虑,却引起了大批人的严词拒绝。
反对者认为,鲁迅先生是新文化的旗手,历史地位不容忽略,不读鲁迅文章是对过去的遗忘与背叛。并且先生的文章立意深刻,发人深省,即使是当今社会也充满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
不能因为鲁迅先生文章里某些晦涩难懂的语句就给文章打上不适宜的标签。若是晦涩难懂都该被删减,那所有的文言古文,历史篇章都不必学了。
人们对于鲁迅文章删减的质疑与如今会对《卖油翁》文末的删减提出疑惑其实有很多共通的地方。一来是出于对学者的尊重,毕竟文章对于这些文人学者而言是生命与精神的凝结。
再者,不能因为教学的困难就对文章随意删减,这样做始终是存在断章取义的影子。文章不就是要在争议讨论里才能获得其中真正的深意,也只有全情投入的论述才能体会做文章的大义。然而讲究效率的社会,如何能容许如此慢条斯理地讲解学习。
说到底,人们对教科书的删减会提出质疑,一是源自言论的自由,二是对如今的教育环境充满质疑。很多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却未能拥有好的素养与前程。
面对如此困局,人们自然会将视线聚焦到人们学习的启蒙物——教科书上。到底怎样的教学环境与内容才能培育出真正的人才,这是困扰所有人的难题。
是以,对于教科书内容中的增减才会如此牵动民心。对于其中的更改才会引发出诸多的讨论与反思。
结尾
其实即使读破万卷书,也未必能将此生过好。毕竟道理,人人都能罗列出一箩筐,但是能知行合一者少之又少。与其纠结于编撰者对于教科书内容的删减增加,不如学着静下心来将内心困惑理清,只要胸怀坦荡自然能不受桎梏走出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