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许由
箕山
许由(约前2323年~前2244年),字武仲。阳城槐里(今河南登封)人,许姓始祖。他的故事震古烁今,广为流传。尧帝在选继承人的时候,听说许由是个备受人们敬仰的高人,通过走访,得到证实。便想把首领的位子禅让给许由。但许由的理想是:天地万物一切要遵循自然规律,不可做违背天道、地道和人道,让天下和合,人人平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帝王和部落长的地位是靠高尚的道德而赢得,而不是靠禅让而得到。于是许由拒绝了尧的请求,在箕山隐居不出。尧以为许由谦让,便又派人去请他。并传话说,如果坚决不接受帝位,则希望他能当个“九州长”。不料,许由听了更加感到羞辱,立刻跑到颍水边,掬水洗耳。成语箕山之志、箕山挂瓢、满腹经纶、洗耳恭听、越俎代庖、鹪鹩一枝、偃鼠饮河等均出自许由的故事。箕山上现存有许由寨、许由庙、许由冢、洗耳泉等。二、大禹
禹都阳城
禹,名文命或禹,夏后氏、姒姓。古阳城(今河南登封)人,初为中原部落首领,因禹治理洪水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阳城(今河南登封告成)为都城。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与伏羲、黄帝比肩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铸九鼎,划九州奠定夏朝基业。后人称他为大禹、帝禹、神禹等。大禹治水,共开通大河300条,小河3000条,沟沟汊汊不计其数,使地上的洪水流入江河,江河之水注入大海,露出大片沃土,万民百姓过上了风平浪静,安居乐业的生活。成语“栉风沐雨”、“三过家门而不入”、“将功折罪”等均出自大禹治水。大禹治理天下,政治异常清明。成语“下车泣罪”、“五音听政”、“闻善则拜”、“以民为本”、“克勤克俭”、“化干戈为玉帛”等源于大禹。三、夷齐
立于嵩阳书院的明代古孤竹国碑
夷齐即伯夷、叔齐,又名墨胎允(伯夷)、墨胎智叔齐(约公元前1106年——约公元前1041年)在世。古孤竹国(今河南登封安庙附近)人。伯夷、叔齐的故事主要包括逊让国位、叩马谏伐、耻食周粟、首阳采薇四个部分。就是这看似简单的四部分内容,奠定了伯夷、叔齐在中国历史上若干方面的独特的始祖地位,特别是这四部分故事所体现出的道德精神,所容纳的道德内涵,几乎包含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涵盖了华夏民族的道义气节和中华传统美德的全部内容。被孔子称为“古之贤人”;孟子称之为“天下之大老”;荀子评价二人:“名声若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被大众称为“和合二仙”,是3000年前创建和谐社会制度的总设计师。四、管仲
登封崇高路小学“管鲍分金”塑像
管仲,(约前719-前645)名夷吾,谥曰“敬仲”,豫州颍上(今河南登封王上)人,史称管子。 管仲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周文王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管仲是中国道儒法兵等思想奠基人之一。 “管鲍之交”“一箭之仇”“轘辕之险”之成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等名言,均出自管子。孔子赞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管仲作了齐桓公的相国,使其称霸于诸侯,天下的人都听命于他,现在的我们都能得到他的恩赐,如果没有管仲,我们东夷人都还是披头散发,衣襟向左开了。事实说明是管仲和鲍叔牙把中原文化传播到了东夷的齐鲁大地。明代以前,登封曾把管仲作为乡贤供奉在乡贤祠内,年年祭祀,以便观法,启迪后人。五、鬼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