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举相当于如今高考的前身,不过比我们的高考更加艰难,也更加残酷。科举始于唐朝,完善于宋朝,结束于清末,是中国一千多年封建统治中最为重要的选拔人才的考试;在科举之前,中国古代选拔人才制度主要看家世跟举荐,这造成了统治阶级完全被上层士族所垄断,寒门子弟出头无路。
而科举制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更加偏向于士族子弟,毕竟他们能够接受到的教育程度更高,但终归是给封建统治阶层带来了寒门新鲜血液,使得贫苦人民也能够通过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宋朝时科举经王安石进行变革,更加注重实务,形成解试(州试)、省试和殿试三级制度,并开始将进士分为三甲,一甲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到明清时则正式形成四级考试制度,分为院试、乡试(秋闱)、会试(春闱)、殿试,考中者分别对应取得秀才、举人、贡生、进士的称号。
但不论科举制度如何变化,进士第一的状元称谓千年来都未曾变过,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与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不过相比起状元的千古不变地位,探花发展则相对而言比较坎坷,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很多时候一些考生更愿意获得第三名探花的称呼,而非摘得魁首成为状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还要从“探花”一词出现说起。探花最早见于唐朝,但非从一开始就指代进士第三名,而只是一种戏称。唐朝科举考试结束后会设“杏林宴”来为状元庆贺,(到了宋朝因为没有杏林就该为了琼林宴),又称“探花筵”,会在所有考生中挑选出两位长相最为俊美的去杏林中沿途采摘鲜花用以迎接状元。
唐人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写道:“进士杏园初宴,谓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而到了北宋晚期,探花作为第三名被正式确立,宣和三年,进士第三名黄彦正共有兄弟6人,其中3人均为同榜进士,宋徽宗对其大加赞赏,赋诗道:“胜似状元和榜眼,探花皆是弟和兄。”可见此时探花已专指第三名。
相比起状元更榜眼,探花不仅仅是文学才识的代表,更是自身俊朗仪表的证明,这也是为什么殿试后骑马游街,永远都是探花郎怀中被大娘子小姑娘所掷花果更多,“榜下捉婿”基本也都是盯着探花。
怪不得那么多青年俊秀才子更愿意当探花而非榜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