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统从来不是决定思想意识和行为的主要因素,文化才是决定性的因素。华夷之辨是以文化为标准,而不是血统。
血统有时只是抬高或贬低身价的工具,当某种现象找不到合理解释时,血统论往往会粉墨登场。
既然有人喜欢谈血统,那咱们就谈谈。
首先,正史《北史》与《晋书》记载鲜卑的始祖是黄帝的后人,如《北史》明确指出魏的先祖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之子昌意的儿子“受封北国”,以鲜卑为号,还明确指出“拓跋”氏就是黄帝的后人。[注]北魏鲜卑皇室和贵族自从孝文帝汉化以来,文化上全盘汉化,血统上可以说汉人血统早就超过鲜卑血统,如孝文帝元宏近八成(25/32)汉血统,T之前写过专文,这里不再赘述。
隋唐的皇室具有所谓的胡人血统,确切的说是鲜卑血统,他们是怎么被搞“胡”的,是怎么被贴上“鲜卑”标签的呢?目前争议较少的主要的依据就是“天下第一岳父”独孤信是鲜卑人,他的一个女儿是隋炀帝杨广的母亲,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另一个女儿是唐高祖李渊的母亲,元贞皇后。
独孤信的儿子分别是:
长子:独孤罗;次子:独孤善;三子:独孤穆;
四子:独孤藏;五子:独孤顺;六子:独孤陀;七子:独孤整
独孤信的女儿分别为:
长女独孤氏,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谥号明敬。
四女独孤氏,唐高祖李渊的母亲,追封元贞。
七女独孤伽罗,隋文帝杨坚皇后,谥号文献。
《独孤天下》中李渊母亲,剧中名叫独孤曼陀
以前,被人有意无意忽略的是: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母亲是汉人清河崔氏,元贞皇后的母亲是汉人郭氏,她们在文化和血统上都高度汉化,根本不是所谓纯鲜卑人,而是汉化的汉鲜卑混血儿。她们有鲜卑的成份亦有汉的成份,考虑到她们在文化上高度汉化,汉的成份要多于鲜卑成份,仅把她们称为鲜卑人明显有失偏颇,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独孤天下》中的独孤伽罗
随着一系列的考古发现,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独孤信及其女儿的祖先不但不是鲜卑人,反而是大汉皇帝。隋唐的皇室血统不但不胡,反而更汉了。
陕西考古发掘了一系列独孤家族墓葬,其中一座古墓,墓主名叫独孤藏,他是独孤信的四子,母亲是汉人郭氏。
独孤藏(公元544--578年),字达磨。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八月四日,卒于长安,年三十五岁,三年后北周亡,隋朝建立。
出土的墓志记载了独孤藏的家世。古人迷信不敢欺骗祖先鬼神,墓志中家世的可靠性非常高。有时墓志记载的内容,史书中没有记载或记载的并不确切,墓志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志盖】大周金州刺史武平公独孤使君之墓志
【志文】周大都督武平公金州刺史独孤使君墓志
公讳藏,字达磨,朔州人也。 周明皇帝敬后同母弟。本姓刘,汉景帝之裔。赤眉之乱,流寓陇阴,因改为独孤氏。 祖俟尼伐,魏室名臣,位登三吏。器量详深,识度雄举。 父信, 太祖文皇帝造周之始,同心创业。
。。。。。。
就是说独孤藏原本姓刘,是汉景帝的后裔,后因故改成独孤姓氏。
既然独孤藏是汉皇室后裔,那他父亲独孤信就是汉皇室后裔,他的姐妹三位独孤皇后当然也是汉皇室后裔。隋唐皇室也就有了大汉皇室血统。
中国乃至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是父系社会传统,母系血统被忽视,两位独孤氏,明敬和元贞皇后,虽然他们贵为皇后,却只留下了父姓而没有留下名,可见当时的社会女性的地位是比较低下的。
按老话说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用新名词就是:“提款机取出的钱归插卡人所有。”
为了给李渊贴上鲜卑标签,追踪到他妈的身上。许多少数民族政权帝王的母亲都是汉人如北魏、金朝、清朝等,却被忽略视而不见,故意避而不谈。
再挖坟考古:
《独孤炫墓志》:
“讳炫,字不耀。河南洛阳人也。其先汉之裔胄,及大盗乱常,神器中绝,全身避地,保姓因山□□□殊方,而代有贵位”,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卒。
独孤炫的高祖为独孤信,他的墓志表明其先祖是汉人,说明独孤信先祖是汉人。
继续接着再挖:
《阆中太守独孤挺墓志》:
“独孤氏,汉皇孝景之后,中山靖王之子。。。。。。。迁居河南,时谓虏姓也。”
独孤挺是独孤信的五世孙,他的墓志表明其为汉景帝的后裔,说明独孤信先祖是汉人。
多个考古证据表明,独孤信家族实乃汉代皇室后裔,于是隋唐皇室也就有了大汉皇室血统。
汉景帝刘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帝王。仅封王的儿子达13位之多,比足球场上11个队员还多,这在公元前一百多年医疗卫生比较差的情况下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汉景帝
汉景帝的儿子有伟大的汉武帝;有光武帝刘秀的先祖长沙定王刘发;有刘备先祖中山靖王刘胜;有刘表、刘璋的先祖鲁恭王刘余。现在考古证实独孤信家族也是汉景帝的后裔。T以为希望子孙兴旺的朋友应该在家里挂上汉景帝的画像。
《独孤天下》中的独孤信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五十三 梁纪九 记载:
庆之自魏还,特重北人,朱异怪而问之,庆之曰:“吾始以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乡,比至洛阳,乃知衣冠人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奈何轻之?”
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曾攻取洛阳的南朝战神陈庆之从洛阳回来后特别尊重北方人,说:“我开始认为大江以北都是戎狄的故乡面貌,到了洛阳才知道衣冠人物尽在中原,江东也比不上,怎么能轻视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