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而且和其他文明古国相比,我们国家的历史从未中断,而且有着详实的史料记载。不过在我们的历史资料中,关于早期社会的描述里掺杂了部分类似神话的解读,这让这部分历史的可信性遭受了一定的质疑,其中尤其以夏代之前的历史最为明显。
先民祭祀
不过随着中国考古工作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将中国信史的范围扩大到了夏代。而从《史记》等史料的记载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夏朝的中国已经是一个具有比较成熟社会结构的文明了,这也可以推断出在夏之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有了较为发达的文明。
而对于夏及其之前的文明处于哪个阶段,历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有人认为夏朝只不过是世袭制的开端,但是其社会体制与之前的尧舜时期并没有显著的差别。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在中国历史上,"王"是一个专门用来指代夏商周三代统治者的字眼,在《晋书·百官表》中有"王,古号也,夏商周所称"的说法。从这个字的几种含义中,我们就能看出这几个朝代相比之前的社会形态出现了哪些改变。
大禹塑像王的象形来源以及军事实力的重要性
中国的古代历史上一直伴随这战争,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就是依靠两场战争来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的。不过在夏朝之前的尧舜时代,对于战争的描述变得十分有限,相对平静的社会状态成为了主流。在这样的情况下,统治者的军事实力变得无足轻重,而这样的情况在夏朝建立的时候出现了一定的变化。
对于王字的由来有许多中解释,根据最近的甲骨文研究,有学者认为王字很有可能是来源于斧钺等兵器的象形。而我们知道虽然在后期斧钺被当作礼器来使用,但是在青铜兵器被发明之前,斧钺都是十分重要的兵器,因此这说明王的名号是和突出的军事能力分不开的。
石斧文物
而这一点在我国古代典籍《尚书》中有非常明确的记载。在记载大禹事迹的《大禹谟》中,其对于大禹征伐三苗有以下描述: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三旬苗民逆命,七旬有苗格。"
王字的金文字形
而在《荀子》和《战国策》等经典中,还有关于大禹讨伐共工的记载。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推论,在大禹担任领袖的时代,不同部落之间已经存在比较尖锐的利益冲突了,这让他们不得不通过战争的方式来进行解决。
而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成了担任领袖所必备的条件,这从侧面可以论证在大禹的时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一定的进步,而且部落之间的组织结构可能更加严密,这对于战争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王字包含的统一思想
人们对于王字来源的解释其实并不是只有象形一条,在戴侗的《六书故》将其解释为"能一下土谓之王。"也就是说王其实是一和土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文字。而在之后的《说文疑疑》中,则将其解释为:王,天下所归往也,从一从土,率土归于一也。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古代的时候,王意味着对于领土的绝对统治,这也是之后《诗经》中"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来由。
大禹讨伐共工的浮雕
关于王字的这一解释可以推测在夏朝的时候,其对于周边的土地已经有了统治权,这和相对原始的部落联盟制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尧舜当政的时代,其充当的是联盟领袖的责任,主要职责在于维护部落间的和平,对于各个部落之间的土地并没有直接的控制权。
但是到了夏朝的时候,其统治者应该可以依靠军事力量来完成对于周边地区的统治,这也是世袭制能够实行的重要原因。但是在其统治的过程中,势必与其他部落发生一定的摩擦,这也是在夏朝时经常发生战乱的根本原因。但是统治者对于土地的重视,还是可以体现出集权制度的发展,这对于文明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王与道德的联系
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西周初年的礼教制度出现了严重的崩坏,这让当时的思想家们都想找到一种新的政治理论来完成对于国家的统治。而无论这些思想家身处什么流派,他们对于有德之君的需求都是十分相似的。而为了提升自己理论的可信度,他们对于夏商周三代明君的事迹大加颂扬,这也赋予了王字全新的意义。
《春秋繁露》书影
在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对于王字的解释是"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这里面提到的需要参通的事情,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德"。这一理论的提出相较于前面两种说法,有了比较明显的政治企图,这些思想家对于德行的强调是为了呼吁统治者能够实行仁政,从而稳定自己的统治。
而这一理论显然已经是在为集权制度服务了,而这和夏商周三代初期的社会状态显然不符合。不过从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出,在夏商周时期,人们对于统治者的品行还是有着一定的要求的,这一定从《汤誓》中商汤对于夏桀的控诉中看出,这说明其要用夏朝的失德来确定自己的政治合理性,这说明在那个时代人们已经形成了朴素的道德观,这对于研究那个时代的文化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