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不透这两点,任何一场战争,就算是皇帝御驾亲征都很难成功

2020-09-05 11:18:48 作者: 如果看不透这

术业有专攻自从春秋战国发明了大将的职务后,除了马背天子外天子六师一般都坐镇京师不宜轻出。

但通常来说,皇帝御驾亲征则能给军队带来巨大的士气鼓舞,自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还有什么,比皇帝亲自率领的军队更配得上“王者之师”一词呢?

然而,在隋炀帝三度亲征高句丽的过程中,非但隋军没能因此得胜,反倒招致惨败损兵折将,成为诱发内乱的间接因素。

公元611年,不安分的高句丽王朝再次闹事,“藩礼破阙”。一般而言,面对这种分不清大小的番邦,每个宗主国都会将其痛揍一顿,让他们尝尝天朝上国的教化。

集结兵力用了小半年时间,然后,隋炀帝便询问朝臣对这次远征高句丽的看法,大臣庾质分析了即将进行的战争,称:这次隋军的胜算非常高,取胜想必没什么问题。

不过,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天子绝不可御驾亲征。隋炀帝一听,面色颇为不悦。他并没有听从庾质的建议,而是执意率军东征。

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庾质的担忧一一应验。

隋炀帝先是下达了“凡军事进止,皆须奏闻待报,毋庸专擅”,这就等同于将军队的指挥权掐在了自己手里。随后,又向将士们放话,“高句丽若降,即宜抚纳,不得纵兵”,想要用相对平缓的方式解决高句丽矛盾。

之所以隋炀帝会一败涂地,就坏在这两道圣旨上。

一旦隋军即将攻陷城池,狡猾的高句丽人就高举白旗,诈降骗隋军撤退,随后,再卷土重来。前方的战场形势先要经过逐级汇报,上呈到隋炀帝面前,由他亲自定夺后再逐级传达,等到将士们执行军令时,高句丽人早已修好防御工事了。

类似的情况循环往复,以至于,隋军始终无法打下辽东城。最可笑的是,三十万大军打得只剩两千多人时,隋炀帝还没有思想觉悟,将一切罪责都推给武将。在隋炀帝发了一顿牢骚之后,便带着仅剩的士兵灰头土脸地回国了。

那么,御驾亲征不利,究竟是不是隋炀帝本人的能力问题呢?

我们再来举个例子。

公元644年,李世民御驾亲征,对手和隋炀帝一样,位于辽东的高句丽。战争之初战势不错,唐军距离平壤仅有一步之遥。只要打下面前的安市,即可直击平壤,结束这场战争。

据被俘的高句丽人称,“安市人顾惜其家,未易猝拔,乌骨城守将垂老,不能坚守,不如移兵进攻乌骨城,朝至夕克,其他小城,必然望风投诚,然后收其钱粮,鼓行而前,直指平壤”。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安市人众志成城,打算用血肉捍卫自己的家园,进攻安市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不如将兵力调度到乌骨城,这里的将士平均年龄比较大,战斗力低,可以绕这条路线进攻平壤。

李世民觉得这番话有理,刚想调兵转攻乌骨城。

对此,长孙无忌便站出来反对了:“天子亲征,异于诸将,不可乘危侥幸。”您可是大唐天子,坐拥万里河山,怎能像普通人一样做出趁人之危这种违背道义的事呢?

李世民是个比较爱面子的人,他觉得恃强凌弱的确不是什么君子之道,于是,便放弃绕道,强攻安市。

然而,安市守军士气极高,他们的家小都住在城里,所以,绝不会活着看到唐军入城。在安市守军的誓死抵抗中,唐军根本占不到半点便宜。

最终,在双方均付出了惨痛代价之后,李世民不得不撤军。

唐太宗为什么输掉了这场战役?就是因为他太顾及自己的脸面了。一个千古圣君,怎会去做那些阴险狡诈的勾当呢?这句话听来在理,但却并不适用于战场。

战场是什么地方?瞬息万变的修罗场!所谓“兵者诡道”,难道恃强凌弱、投机取巧的例子还少吗?借用一句外国学者的话:“王者应该具备狮子的残忍和狐狸的狡猾”。

当然,笔者不能否认历史上也有过成功的御驾亲征。不过,从这些失败的例子里我们便能挖掘出皇帝亲征的某些弊病。

对于王者来说,如果,还大包大揽事无巨细地承办一切,反倒将责任向下分摊,那么,手下干活的职工难免会像隋炀帝手下的将军一样畏首畏尾噤若寒蝉,缺乏主观能动性。

身为王者,亦不能像唐太宗李世民一样,把自己放置在道德制高点上。王者绝非圣人,王权需要血腥与杀伐,在一些场合“道德洁癖”无疑是致命的。

可以说,如果看不透这两点,那么,皇帝御驾亲征就很难成功。

当然,战争是门艺术活,更是一门技术活,专业的活就尽量要专业的人去做。如果,自己不能打,又不是形势所迫,还是别勉强越俎代庖了。但遗憾的是,有相当多的皇帝对自己到底能不能打,其实,心里是没一点数的。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中国古代的战争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