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孙策不打不相识还深得孔融赞赏的大将,因寸功未建被人遗忘

2020-09-05 13:25:51 作者: 与孙策不打不

在孙策的一生中遇到过的名将贤臣或许是很多,可是让孙策最为佩服和欣赏的就比较少了,在这些人种,太史慈算是一号人物。这个人不仅曾与刘备共事还深得担任北海相的孔融所赏识,-可惜的是他因为生前还是身后都没有参加过著名的战役,也不像张飞赵云这些名将那样可以奋勇杀敌,才刚刚被孙策重用不久就一命呜呼,因此才有他那一句叹息:大丈夫在世,本手提七尺长剑,立不世之功,志向未遂便要死去。

太史慈虽然在历史上没有参加过什么著名战役,可是他本人却曾在短暂的一段时间里活跃在刘备和孙策等人中间,成为了影响孙策的一号人物,而且论其智慧和才略,其实太史慈也是可以比肩那些名将的。太史慈早年间就勤练功夫熟读兵法,最为难得的是他和关羽张飞同样以义为中重中之重,也因为义字当先而闻名四方,后来孔融想要结识这位勇士也是因为冲着这个义字的。

太史慈在黄巾军起义前夕曾得到地方官的重用担任奏曹史,但是因为不满官员腐败得罪了地方官,但是当黄巾军攻入州郡之际,太史慈力挽狂澜,太史慈因为抵御黄巾军而迅速名声大噪。

驻守在都昌的孔融又在不久之后遭遇到黄巾军的包围,在国家大义面前,太史慈的母亲让太史慈前往都昌救援孔融,孔融对太史慈更是多了几分尊重,甚至想和太史慈结交为好友。然而在都昌救援战中因为黄巾军人多势众,所以太史慈不看阵营不看出身而是选择了说服刘备出兵救援都昌。

因为就救援都昌之战让太史慈的名声迅速传到刘繇的耳中,加上刘繇与太史慈又是同乡,于是有人劝刘繇可以拜太史慈为大将军,结果刘繇只是让太史慈前去侦查敌军,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太史慈和孙策激战起来。

孙策也因为和这样的一个人对战而对太史慈刮目相看,时隔多年,太史慈和孙策再次在战场上相遇的时候,太史慈被孙策的人所擒获,孙策不顾众人反对而是礼待太史慈并让太史慈出任署官下督,而且还给了太史慈兵权。

这个太史慈因为看出孙策也不是什么庸碌之辈,在得到兵权之后而是效忠孙策,因为孙策和太史慈的不打不相识,君臣之间增加了一些信任,但是后来因为孙策朝中经常有人在两人之间搬弄是非,孙策一开始还是信任太史慈的,而太史慈也确实不负众望,多次和刘磐征讨对战,最终太史慈击退了刘磐。

因为太史慈击退刘磐有功,孙策对他更加信任,还把大片军事要地都交给了太史慈驻守,后来跟随孙策征战多年,还没有等到真正建功立业的时候就病逝。太史慈在历史上比较有争议的是当时他是先认识孔融的后来才认识的孙策,而且孔融也是以孝而出名的,太史慈在忠孝上也是不比孔融,但是却最后没有投到孔融的麾下而是投到了孙策并认为孙策是明主。

史料记载,太史慈北海救孔融之际,太史慈多方劝说孔融出城主动出击而不是坐以待毙,结果孔融对太史慈的策略有诸多的担忧举棋不定,太史慈也因为这件事而对孔融有了一丝的灰心,本以为是知己却不想只是萍水相逢。孔融因为决断不够导致后面兵临城下,孔融不得不让太史慈去找刘备搬救兵,孔融宁愿去求助远处的刘备也不愿意给太史慈一点信任。

其实很多历史瞬间,人的一句话或者是一个瞬间的心思都会影响到一段历史的走向,孙策和太史慈之间的信任关系就是这么来的,因为孔融的一个心思而让刘磐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