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错:触发七国之乱开关的人,也为汉景帝削藩留下行之有效的措施

2020-09-06 19:31:43 作者: 晁错:触发七

"七国之乱"是汉景帝三年(前154)以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早在之前,文帝和景帝分别听取了贾谊和晁错的谏言,准备逐步削弱藩王的势力范围。

但景帝时期,晁错所采取的措施太过激进,藩王意识到自身利益即将受损,吴王遂联合其余同姓藩王,起兵攻打汉朝。

这场中央集权必经的战争,让晁错成了药引子,而景帝在处死晁错之后未能安抚到藩王,经过武力镇压,历经两朝的削藩终于得以大力贯彻。

一、七国之乱的背景

1.七国是怎么来的?

汉初分封九个同姓王,本是为了规避秦王朝覆灭的道路,却也为集权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每位藩王都在各自的封地中自治,可以在国内征收租赋,煮盐铸钱,任免丞相以下的官吏,简单来说,每一位藩王都是独立的小王国,而汉初统治者之所以愿意相信他们,是因为彼此为同姓亲戚。

可俗话说,亲戚传不过三代。汉高祖刘邦的亲戚不一定还会与他的儿子汉文帝亲近,而且藩王还会有藩王的儿子即位,关系会越来越疏远,这样日久之后必然形成割据势力。

2.皇帝们采取的措施

汉景帝的父亲汉文帝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选择听从贾谊的意见,逐步削弱藩王的封地。

但汉初时,国力疲敝,急需休养生息,汉文帝不敢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只能稍微敲打敲打。

到了汉景帝时期,他也认识到藩王的未来忧患问题,而此时晁错非常合他心意,提出了削藩的措施,两人一拍即合,可未料到,措施还未贯彻几项,晁错就和汉景帝阴阳两隔了。

晁错此人,深受法学家的思想影响,太过刚硬,他的思想是没错的,当时西汉王朝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匈奴动不动地侵扰,二就是同姓诸侯王尾大不掉,实在难以做到中央集权。

他确实是做出了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选择,但是斩钉截铁地说:"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毫无转圜的余地,这样就等于将诸侯王推上了谋反的道路。反正反不反都得被削,还不如起来反了。二、七国之乱的过程

1.信谗言,杀晁错

汉景帝显然没有准备好迎接这场战争,但是藩王们的大军即将兵临城下,他们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借口,汉景帝知道此次削藩太过心急,将诸侯王们逼上梁山。

为了安抚诸侯王们,汉景帝将晁错腰斩于市,不仅如此,他的父母妻儿都受到了牵连。

晁错本是景帝之师,恩幸受宠,优渥备至,曾经深受尊重,号为"智囊"。如今也成了皇权棋盘上的一枚棋子,在七国之乱伊始上演了极其惨烈的一幕悲剧。

可能自古开创者皆不能善终,晁错的结局很像当年变法的商鞅,想他也是深受法家思想影响的,如今的归宿,心中可能已有猜测。

2.用武将,灭诸侯

晁错之死并不能成为藩王退兵的理由,更加印证了皇权的软弱,箭已经在弦上,不得不发。景帝此时也不得不应战,决心以武力平叛。

他命太尉周亚夫和大将军窦婴率军迎击,周亚夫以奇兵断吴军粮道,一战而胜,前后仅3个月就平定了七国之乱。最后七国之乱的领头人吴王刘濞逃到北越,被东越人杀死,参与叛乱的其余六王皆在战败后自杀。

七国之乱以汉王朝取得完全胜利而结束。汉景帝打服了藩王们,削藩这件事也不用客气了,采取了比之前更加强力的措施,取消了他们的治民之权、任免官吏之权,缩减王国职官机构,降低王国官职等级。

此后,王国基本形同郡县地位。诸侯王偷鸡不成蚀把米,至此中央集权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三、中央集权之路从不是一条和平之路

在古代政治生活中,有两对矛盾一直处于相互试探,相互制衡的局面,中央和地方,君和臣。

中央想要集权,地方想要拥有一定的自治权,二者不可能谈拢,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比秦实行的郡县制还要不明智,因此注定了汉朝的削藩之路,必定是一条漫漫长路,而且想实现中央集权也并不容易。

按照历史的发展趋势,中央集权是必然的,历代皇帝也逐渐意识到中央集权的重要性,而七国之乱就是汉前期中央集 权之路上的一个障碍,不可能绕过去。

景帝初始的软弱就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好在晁错死后,决心用武力镇压。这样看来,晁错在其中的所处的位置是很关键的。

晁错提出了强硬的削藩措施,逼迫诸侯王挂起反旗,在汉景帝软弱之时,他被腰斩,让汉景帝看清局势,诸侯王的目的根本就不是"诛晁错",而是帝位。

即使他被误杀,但汉景帝却贯彻了他的措施:坚持用武力戡乱,维护天下的稳定与统一。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