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话叫行行出状元,每行每业只要认真干,都能做出成绩来,但尽管如此,工作与工作还是有区别的,如在古代,有一个工种,那是最快活的,什么工作呢?
有的说太监,这个口味比较重,有的说皇帝,其实皇帝看上去是权力至高无上,后宫佳丽三千,艳福不浅,可事实上是高风险工种,有的皇帝都没熬过试用期。要说最快活的工作呀,我说古代,当和尚那是最快活的了。
我们聊一下和尚的历史。先说个危险的事。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四次“灭佛运动”,最早的一次是公元446年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
拓跋焘为什么要灭佛呢?其实这回呢,和尚们那纯属是躺枪了。
那是拓跋焘去平叛。当时关中地区有农民搞起义,有一个叫盖吴的人要造反,这家伙,一下拉了十来万人,颇有声势,这搞下去,那自然不好了,所以拓跋焘决定要亲征,亲自带兵去把这伙叛乱的人给灭了。
拓跋焘我们知道,他可是身经百战了,他在十二岁的时候,就跑到河套跟揉然人打仗,积累了很多作战经验。其实这也是必须的,那个时期是著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刚刚结束,天下大乱,那皇帝要是不会打仗,那可就不是好司机了。所以拓跋焘是常常率兵亲征,而他军事能力很强,战术相当的灵活,跟后面的李世民有的一拼的。
可没想到这个盖吴却很难打,原来这个盖吴也是胡人,为人很凶悍,也很擅强打仗,所以这拓跋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可算是把这盖吴给镇压了下去。
可到结束的事情,又横生出一件事情来。这打仗的时候,本来就是走哪睡哪,也没有个固定的地方。有一天拓跋焘去一个寺庙休息。这大领导来了,那自然要好好招待才行,和尚立马把珍藏的好酒拿了出来款待拓跋焘的部下。可没想到这马屁拍到马腿上了。
这和尚不是吃素不喝酒的吗?怎么会有酒来招待士兵呢?现在是好洒招待,那到了晚上,会是什么招待?
军官去搜和尚住所,这一搜不得了,发现和尚房间都是刀啊枪的兵器。
没想到和尚庙还是个武装部,这是要造反吗?
拓跋焘本来平叛搞得很累了,对叛乱很敏感,他看到这么多的武器,马上跟盖吴联系了起来。
和尚念经就好,搞这么多兵器做啥?不会是盖吴的同谋吧。(此非沙门所用,必与盖吴通谋,欲为乱耳。)
立马给我查!挖地三尺的查!
不查不要紧,一查是吓一跳,这里个个还都是释放情怀的大师。
庙里面不仅藏着大量的金银财宝,而且在庙下面还有个地下室,这地下室里有很多大姑娘,看来是组织释门盛宴用的。
结局不用多说,那这个庙肯定是玩完,庙里的和尚全部被拉出去砍头,庙都被拆了。
其实脑洞老师在这里揣测一下,这个庙估计是被冤枉的,他这些兵器啥的估计是用来自保的,毕竟在乱世总得有点自保能力,而庙里生活这么好,他们没必要跟盖吴去拼命创业。
南北朝时代,佛教特别发达,寺庙的势力很大,他们不但有自己的产业,还请了很多仆人,因为钱多自然要做好安保工作,所以就需要保镖,那有些管制刀具也是正常的。正因为庙有武装力量,所以附近有钱人,都愿意把钱存在庙里,然后给庙里一些保管费。这庙具备了金融功能,是个实物银行。
虽说是冤些,但是也不完全是冤的,谁让你超范围经营的,明明是宗教场所,结果搞了物联网金融,特别是还插足了娱乐业,这肯定是不行的。
这个庙处理完后,拓跋焘心想有问题的肯定不是这一家,所以他搞起了全国普查,下令所有的和尚都得还俗,不然就一起活埋了。
这就是打击扩大化了,为啥拓跋焘下死手呢?要怨只能怨和尚们不懂得低调做人的道理,本来和尚要远离世俗,与红尘划清界限的,可这和尚却深入到民间,和尚人多,庙产也特别多,和尚还不服役,也不交税,最后朝廷征兵都找不到人。
后面,又有三次“灭佛”事件,大抵都跟和尚们太世俗化有关,影响了社会的繁荣跟皇权的稳定。
而这三次灭佛,有打击面过广,真假和尚一起打的毛病。但从某种意义上,也净化了和尚部队。后面兴起的禅宗就是严格要求和尚不能有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