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印象中,商人信奉鬼神、喜欢祭祀。故而殷商青铜器给人整体的感觉,就是充斥着狞厉之美,不论是饕餮还是猛兽总有一种择人而噬的错觉,仿佛在传达鬼神的威严与人类的卑微。
很多时候,在商人眼里,其他种族(羌人)或者战败者无疑是可以和牲畜划上等号的,那么如果青铜器里出现了人头,到底是他们自己吃还是献祭给鬼神吃?
01、恐怖的青铜甗
青铜甗(yǎn)这种东西,说白了就是现代的蒸锅,既然如此,它的结构就比较清晰明了,分为上下两部分:
下层为鬲(lì),是用来烧水的;上层为甑(zèng),是用来放食物的。至于中间,自然要用带着漏孔的篦(bì)子相隔开,这样的话通过加热便能让水蒸气蒸熟上面的食物。
按理说,既然是典型的炊器,放点什么不好,可里面偏偏出现了一颗人头,难道说这人头便是商人的食物?盛着人头的青铜甗,共计发现了两次,一次有可能是孤证,但是接二连三的发现,就让人不禁怀疑这背后是否隐藏有什么秘密。
第一件是1984年在安阳殷墟发现的,当时的专家认为这可能是不小心将头颅滚落在了锅里,毕竟谁大家也没往令人恐怖的那方面去思考,当时这件青铜甗由于外力挤压变了形,里面的头骨也没法拿出来去做检测,所以人们也就暂时接受了这种简单说法。
但是第二次在1999年又在安阳殷墟发现了同样的一件,里面依旧装着一颗人头,这就让人不由得毛骨悚然。于是这次专家们开始提取头骨样本进行科学检测,结果让人意外,原来专家发现这块骨头里面的钙质流失严重,和其他出土的人骨完全不同,这意味着,这可人头是专门被放在青铜甗里特意煮熟了的,而不是之前认为的滚落所致。
那么,最终的问题来了,这些青铜甗被煮过的人头,到底是商人自己吃呢,还是作为一种献祭,祭祀给祖先鬼神?《礼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很多人会说,商人的确有恐怖血腥的食人习俗,毕竟我们耳熟能详的《封神演义》中就有商纣王烹杀伯邑考的事例,这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载:囚文王,文王之长子曰伯邑考质于殷,为纣御,纣烹为羹,赐文王,曰‘圣人当不食其子羹’。文王食之。纣曰:‘谁谓西伯圣者?食其子羹尚不知也’”
就连现代人最爱的段子手鼻祖,鲁迅先生也说过:“我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那么,既然是吃人,吃的是什么身份的人,就成为解开谜底的关键。此外,既然认为吃人是一种习俗,那么就意味着在一种背景下这个群体会把食人俗视为惯常,而不应该仅仅只是少数的几次吃人行为。
02、六安的女贵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家们从青铜甗中的头骨上,取下了一颗牙齿做了锶同位素分析,结果发现这个15岁(通过牙齿磨痕、发育程度分析得出)的少女,竟然还不是河南本地人,这说明她是从别的地方被商人俘获的?
那么,她到底来自哪里,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被抓住、杀死并被残忍的烹饪了呢?专家又对少女的牙齿做了氧同位素测定。综合检测结果以及甲骨文卜辞,专家们得出结论。
这是一名来自安徽六安的贵族少女,之所以说是贵族,是因为其口腔清洁情况表明,这是一个能稳定获取大量蛋白质的肉食者;之所以说她来自安徽六安,则是因为青铜甗出土地层年代在殷商晚期,而这一时期殷商军队在河南安阳东南的安徽六安地区,展开过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03、食人俗与献胹祭
在弄清楚这个青铜甗人头的相关问题后,不难发现问题已经很容易解答了。既然,这种青铜甗中的人,是来自殷商战败民族的贵族子弟,那么就证明这种人头宴可不是随时随地就能吃到的,必须是在采取大规模的战争行为后才有可能实现,因而就不可能成为一种常态的食人行为(类似于我们每天吃米饭、面条一样),这也是目前殷墟这么多人牲中,仅见两例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我们也在甲骨文卜辞中,也找到了采用甗这种独特炊具进行烹饪的做法,在商代它被叫做胹(ér)祭,这更加说明这种青铜器煮人头的操作,并不适用于常规食物的打开方式,它的享用对象应该是商人极为尊崇的鬼神。商人迷信,认为人死后会成为鬼,鬼神世界就是现实世界的翻版,自然也需要吃饭、喝水,拥有各种享乐活动,而人作为万物之灵,自然是最好的祭品。
而所谓的“胹祭”,正如甲骨《合集499》中所记载的“而二”,就是将动物和两个羌人一起煮熟了,拿去祭祀给祖先。是不是在一个青铜鼎里煮熟的呢?是的话,试想,还真有点恐怖:随着锅里汤水翻滚,一会浮上来一只羊,一会一只猪头,又浮出来一个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