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将刘禅出生和过继刘封两事的时间顺序故意作了颠倒
这在艺术表现上确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描写手段,但从思想内容来看就改变了历史的真实面目,对刘封的死因作出了新的解释。小说写刘备攻取城后,看中县令刘泌的外甥寇封“人品壮观,声音清亮”和“精熟武艺”,且又是父母双亡寄身于舅父门下的孤儿,便将寇封过房为嗣改名刘封,为了在故事情节刚刚展开便“先时伏著”人物的命运及事件的因果关系,罗贯中改变了一个基本事实,虚构了一个重要细节,小说在《刘玄德襄阳赴会》一回中,说“时建安十二年春,甘夫人降生刘禅”,值得注意的是把刘备养刘封为子一事,放在后一回《徐庶定计取樊城》中叙述,将刘禅出生和过继刘封两事的时间顺序故意作了颠倒。
这样改变事实真象的目的,是要让读者相信刘备过继刘封,并不是为了继嗣,而是属于收养英雄豪客一类的义举。你看,刘备不是已经有儿子了吗?为了暗示刘封之死的因果关系,罗贯中信笔点染了刘备带刘封拜关羽、张飞为叔的细节。
这里不写张飞的态度,独叙关羽不悦之论:“兄长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后必有乱也。”小字注者特云:“此是结冤之处。”也就是说,这一细节为高度重视兄弟义气的刘备,处死不救关羽的刘封一事先伏了一笔。
六、在罗贯中笔下,刘封是一位不起眼的、战功平平又心胸狭窄的青年
此后在惊心动魂的赤壁大战中,不曾看到刘封的战绩,大约因他还幼小的缘故。取西川为刘备立国的一大关目,刘封在还攻葭萌关时,与关平活捉杨怀、高沛,算是初露头角。到了攻取东川战役,刘封作为一位青年将领,本来正是大有作为之时,但在攻打阳平关的战绩中竟是一胜一负。他追杀曹操和迎战徐晃,还表现得有勇有谋;一遇到曹操的黄须儿曹彰,只交手三合便败下阵来,惶恐得无颜见义父,听说孟达打了胜仗又深恨结仇。
在罗贯中笔下,他是一位不起眼的、战功平平又心胸狭窄的青年,这样的人又杀之何惜?小说作者大大改变了刘封的历史原型,把这个战功卓著的刘封改制成为军事才能平庸和性格自私的刘封。这也为他后来驻兵上庸不救关羽,在情节上作了较为合理的过渡。
刘封探知关羽兵败困守麦城,对此并非漠然置之,关羽部将廖化前来求救之初,他也没有断然拒绝,而是表现出游移不定的态度。“奈关公是吾叔父,安忍坐视不救乎”,仍然是他考虑的中心问题;只因孟达的恶意挑拔:说关羽反对刘封继嗣,一下子勾起了刘封的旧怨新仇,才促使他最后下决心不发兵救援关羽。正是这种狭隘自私的决断,最终将刘封推上了断头台。
以忠义为旗帜的刘备,将刘封不救援关羽看作“罪不容诛”的不义行为。他与诸葛亮商定了一条“二虎相并”的计谋,以绝刘封、孟达“两害”,但刘封、孟达对刘备和西蜀政权的态度却判若云霄。孟达毫不犹豫地叛蜀投魏,得以赐爵封侯;刘封断然拒绝了孟达投魏的建议,深悔孟达“误吾叔侄之义,又间吾父子之亲”,使自己成了不忠不义的逆子。
可惜这姗姗来迟的悔悟未被刘备鉴察,再加上诸葛亮关于继嗣之争的深谋远虑触及了刘备的隐衷,遂在刘封战败逃回成都后将他处死。刘封继嗣问题在孟达和诸葛亮口中两次提出,只不过是决定处死刘封的一种催化剂,罗贯中将它纳入忠义的范畴内加以处理,使小说在思想内容上更为完整统一。
七、如何评价“刘封之死”
刘封之死。在文学和历史上,显示出较大的差异,对此应该怎样进行评价?在我看来,历史叙述重在秉笔直书,文学描写重在表现美学价值。在历史上,作为政治家的刘备和诸葛亮,为防止因继嗣制之争而引起政治动乱,以果断的政治手腕处死刘封,有利于西蜀政权的安定团结。不过刘封却罪不当死,而他的死也表现出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家的残忍和冷酷。
在小说中,作为忠义的化身的刘备和诸葛亮,为了捍卫自己的忠义事业,对于不忠义的刘封当然要严加惩处,这才符合罗贯中那个时代人们崇尚忠义的社会理想。所以不能用历史去指责文学作品,也不能用文学作品去代替历史,还是让它们在人类文化史上长期共存互相映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