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科举重回巅峰,是什么让处于衰落的科举制有了新的生命力?

2020-09-08 00:02:01 作者: 明代科举重回

当时的皇帝对于张居正提出的方法,很是看好,当即就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起来,顿时就整顿出了一批没有教学资格的教师,给予惩罚。

同时对于那些教学成绩非常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得他们可以将自己的毕生所学都教授给下一代的学生们,因而这个国家的人才也就可以一代更比一代强。

教学场所的弊端被一场全国性的改革给消解掉,取而代之的是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教学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学生的全方面发展程度不断提高,所以在明朝的科举制度中总会出现全方面发展的人才。

3、 完善的考试制度给予全国各地人才机会

明朝的考试制度在有三级考试的基础上,进行了稍微的变动,带上了具有自己时代气息的历史特征,而使得这样的完善的考试制度更加适合全国各地人才的选拔,因而科举制中多出现全方面的人才。

完善首先表现在明代的皇帝会直接从中央派遣面试官,以保证第一级考试也就是会试和殿试的基础——乡试的公正性,以便在最基础的考试中选拔出最多的最有用的人才,扩大第二级、第三级考试可选人才的范围。

其次表现在发榜上,明朝的进士发榜可以叫春夏榜,也可以叫南北榜,是根据地理位置进行不同的录取,给南北各地的考生都增加了可以为官的机会,保证了各地域的公正性,使得考生也可以更加信任国家科举,使得更多的人才都来参与到科举考试中。

完善的考试制度,保证了考试的公正性,保证了能够最大程度的选拔出全国的有用人才,在地域上也有比较公平的保护制度,从而使得更多的才子愿意参加科举制度,从而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

4、 考试内容广泛多样,不同人才皆可发挥

在明朝以前,前朝的考试科目多围绕进士和明经进行考核,考核内容有所局限,而到了明朝,考试的内容大大增加,考试内容多种多样,能够让各种不同的人才发挥自己的才能,因而能够选拔出善于不同领域的人才。

明朝的考试内容上主要分为治国理论类、封建道德类、经济管理类、军事战略类以及思想文化类这五大类。这五大类的设置给擅长不同领域的人才提供了考核机会,即使别的考试科目不怎么突出,但是只要自己擅长的那一科目发挥好了,也是有机会被皇帝赏识入朝为官的。

这五类不仅仅在考核着考生的文化素养,也在考核着考生的军事谋略,考试内容的合理设置有利于人才的全方面发展,因而在明朝的科举考试中确实是很多全方面的人才被选拔出来了。

5、 结语

明朝科举制之所以能够一直源源不断地选拔出全面的人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于科举考试的重视程度,并且他自己独有的全面人才观也一直影响到后世和大臣对于科举教育的重视程度。

大臣们在了解到皇帝对于科举的重视后,也都竭尽所能地为科举考试提供最好的保障,改革学校的弊端,端正学校的学风,考核老师的资质,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合理的学习科目的设置都在为全方面人才的发展保驾护航。

另外,在考试上,考试的公正性也得到重视,能够最大限度的选拔出最多的人才,并且在地域上也有一定的保护政策,使得南北方的人才都可以有入朝为官的机会。

最后在考试内容也是设置的非常全面,使得每一位考生都可以有自己擅长的科目来取得皇帝的赏识,因而明朝的科举制总是能选拔出文学、军事、经济等全方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