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真身”为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难道真是“官迷”?

2020-09-08 00:03:23 作者: 孔子“真身”

孔子活学。孔子主张学习不可"掉书袋",也有言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即他在做学问之时,不仅在书本上学,更是在社会中学,在实践中学。

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孔子讲求学习要有悟性,能够贯通,并用之于实践。

有次,孔子问子贡说"汝与回也熟愈",即端木赐,你觉得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和颜回相比谁更厉害。我们都知道,子贡是一个"方人",即一个喜欢跟别人相比较,并且比出的结果常常是比人家要强的人。孔子对之时常敲打他,故而对于孔子的这个问题,他谨慎的回答说"赐何敢望回。回也,闻一而知识。赐也,闻一而知二。"

就是说:我怎么敢和颜回比。颜回,别人说一点,他稍微一捉摸,就能联想出十点来。我呢,别人说一点,我只能想出两点来。孔子听后,说"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即我赞成你的说法,确实是这样的。总而言之,孔子觉得学习要举一反三,而非单纯的学习知识,要懂得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

孔子要求学习要能够贯通。同样,他曾问子贡说,你们是不是觉得我是因为书读得多且记性好,所以才能将学问学的这么好?子贡答说"然,非也?"即是呀,难道不是么?孔子答说"非也,予一以贯之。"即不是的,我做学问常常是用一个东西去贯穿它。也就是说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找到知识的内在联系,内在规律,而非让知识成为零零碎碎的散石。

孔子更是一个重视实践的人。而孔子也是因为想要实线,一直为之在路上奔波。孔子所做的学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政治学,一种是伦理学,此二者皆为实践性强的学问,这两者的实践场所又分别是官场和社会,若要实现这种实践就必需走上仕途之路,即做官。孔子为了做官花了长达14年去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可惜的是,最终没有得偿所愿。

孔子一生都在希望自己能够在官场上实施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学术主张,从而实现他的人生价值,因此他一直以来都急于从政,这可从下边一个例子可看出。有次,子贡跑去问孔子,如果他有一块美玉,则要将之收藏起来,还是要将之卖了呢?孔子建议说,卖了吧,卖了吧,我正等一个好价钱呢。

这里边采用了一个隐喻的说法,事实上就是子贡请教其老师,作为一个有能力,有实力的君子,是遁于山林成为一名隐士好,还是去朝廷做官造福于百姓好,孔子对此的答案是去做官好,并说,我正在等一个好的买主,即一个"识货"的伯乐。孔子一生中曾有两次做官的机会,一次是公元前501年,一次是公元前490年,但很可惜都是叛官招其去治理。

孔子为了能够做官,在宣扬自己的主张时,曾说过"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以,三年有成。"即如果有人肯招聘我去治理邦国,则一个月就可以看到些效果,三年就能有大的变化。

孔子虽然很想做官,也经常推销自己的学生去做官,却并非是一个"官迷"。孔子做官是有原则的。

第一,天下有道。即有一个政治清明的官场环境则出来做官,若是政治腐败,政治环境暗淡,则去作隐士。

第二,取之有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去不也 。"

也即是说,荣华富贵虽是大家都想要的,但如果得到它的途径是不正当的,那么君子是不会要的;贫穷和低贱是大家都不喜欢的,但如果避免它的途径是不正当的,那么君子宁可贫贱也是不会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