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遂——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因为自荐功成而得以在历史上冒了一下头,随即却湮没无声。实际上,毛遂的人生高光时刻非常短暂,功成背后跟随的是屈辱身亡。史实证明,毛遂无非是一个偶然发迹的愣头青罢了。
两千多年前,毛遂还只是赵国平原君赵胜手下的一名普通食客,才学泛泛的他眼见着混不出名堂,却赶上了对他个人来讲最好的机遇——赵国都城邯郸被秦军围困旦夕城破。彼时,邯郸城里的权贵和土豪们急恐无状,做为老大,赵胜决定在自家门下挑选二十名食客前往楚国搬救兵。当然,这二十人可不是随便点花名册或抓阄决定,而是要‘有勇力文武备具者’。遗憾的是豢养食客数千的平原君居然只选出十九人来(估计是大难临头逃掉了不少)。显然,日后青史留名家喻户晓的毛遂当时并不被看好——他落选了。于是,毛遂跑去跟赵胜自荐。经过一番说辞,尽管赵胜最终决定带上毛遂,但也绝不认为他是什么贤士,无非给自己的团队凑个整数。初见曙光的毛遂兴奋不已,在前往楚国的路上白白话话滔滔不绝。史书记载说其他食客皆服,但这些平日里高屋建瓴傲气冲天的上等食客们怎会轻易折服于一个下等食客?无非恭维着这老小子以便在危难之际充个出头鸟。
到了楚国,赵胜跟楚王从日出谈到日中也没个结果。至于楚赵合从互救的利害关系,挺简单个道理,闻名战国的四公子之一赵胜完全能讲明白,但楚王拿拿捏捏迟迟不肯拍板。那十九个食客熬不住了,怂恿毛遂说:“先生上!”
被众人一点火,毛遂立即放了个响炮——他按着长剑冲到楚王十步以内,连道理加恐吓,来了句“王之命悬于遂手”,竟然促成了救赵盟约。侥幸成功的毛遂扬眉吐气,左手持盟约右手招唤那十九名食客,大言不惭地说他们庸碌无能,借自己的光才办成大事。这颇有小人得志的作风,估计做为末等食客的毛遂平日里也受了不少上等食客的气,至少嫉妒他们的优厚待遇。
毛遂的做法显然正是当代愣头青的典型表现:不懂礼数、没有章程、横冲直撞……至于他能够成功,一是由于楚王的护卫实在太烂,居然能让人带着长剑冲进大堂而且近王十步之内,以至于‘王之命悬于遂手’;二是因为碰到了楚王这么个没魄力的软骨头,换一个勇武点的大王,估计毛遂早就小命难保。
到这里毛遂还没有成功。他的功名还要仰赖于一位真正的‘有勇力文武备具者’,这个人叫李谈,驿站小吏的儿子,出身可谓卑微。李谈看出了邯郸城潜在的最大危机——权富者穷奢极欲,而对抗秦军的士卒和民众衣不蔽体、糟糠不厌。
他去劝说赵胜,说了一个皮之不在毛之焉附的道理:赵国亡了,你赵胜家的一大堆妻妾财产哪还保得住?一个更致命的问题是,其他诸侯国包括毛遂促成盟约的楚国,他们的救兵行动缓慢,有骑墙观望之势,赵国只有派出一支劲旅奇袭秦军并取得局部胜利,才可能为邯郸赢取时间并坚定他国救援的决心。于是,赵胜散了家财鼓舞士气、分派家丁和妻妾参与守城工作,而且给李谈组织了一支三千人的敢死队。
李谈不负重托,带领敢死队硬是把虎狼之师的秦军击退了三十里。在此基础上,其他诸侯国纷纷加入救援才终而迫使秦军撤退。邯郸得以保存,赵国的灭亡因此又延后了整整二十九年。
不幸的是李谈在战斗中阵亡,更悲催的是他的名字‘谈’和司马迁之爹司马谈犯了忌讳,被太史公生生改成了“李同”。
献出生命扭转乾坤的李谈未被广为流传,虽青史留名还是个代称,而夸夸其谈的愣头青毛遂却借势上位。如若没有李谈为赵国赢取的那二十九年历史,城倾国崩之际,谁还会在意和颂扬毛遂那无根浮萍的功绩呢?
当然,才能泛泛德不配位的毛遂也没风光多久,仅仅一年后,赵胜重用声名鹊起的毛遂带兵与燕国交战,愣头青是很难认清自身能力的,毛遂信心满满引领大军而去,却再没像遇见楚王那般幸运,比划几下他的军队便十去八九折戟沉沙。面对此种惨状,光环过盛的毛遂无颜归赵,再次发扬愣头青精神来了个自我了断。
至于毛遂之死,有人评论因为赵胜不会使用人才,说毛遂的能力是外交而不是打仗。事实上,毛遂所谓的外交能力也仅仅是“巧遇楚王”的侥幸,除此再没见他有过任何拿得出手的外交案例。后世所称赞只是他勇于自荐的精神,而不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