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作文字观——对一类书法文献的解读

2020-08-03 05:32:23 作者: 宜作文字观—

杨冬林/文

一、从马致远《张玉岩草书》谈起

书法界对马致远应该不会陌生,他的散曲作品《天净沙·秋思》是很多书家爱写的文学佳作。事实上,马致远不仅是元曲大家,对书法也颇为关注,其杂剧名作《荐福碑》写书生张镐时乖运蹇,荐福寺住持令人拓寺中颜真卿的碑文书法以为他换取进京盘费,然而龙神嫉恨张镐题诗发怨,遂将碑刻劈坏,张镐于是更加困顿。他的散曲作品《张玉岩草书》是一篇被忽视的书法文献,常见的书法文献集不曾收录,各种书法理论史、批评史、美学史著作也不曾提及。该作属于散曲中的套数,其文辞是:

自唐晋倾亡之后,草书扫地无踪迹。天再产玉岩翁,卓然独立根基。甚纲纪,胸怀洒落,意气聪明,才德相兼济。当日先生沉醉,脱巾露顶,裸袖揎衣。霜毫历历蘸寒泉,麝墨浓浓浸端溪。卷展霜缣,管握铜龙,赋歌赤壁。〖么〗仔细看六书八法皆完备,舞凤戏翔鸾韵美。写长空两脚墨淋漓,洒东窗燕子衔泥。甚雄势!斩钉截铁,缠葛垂丝,似有风云气。据此清新绝妙,堪为家宝,可上金石。二王古法梦中存,怀素遗风尽真习。料想方今,寰宇四海,应无赛敌。〖五煞〗尽一轴,十数尺,从头一扫无凝滞。声清恰似蚕食叶,气勇浑同猊抉石。超先辈,消翰林一赞,高士留题。〖四〗写的来狂又古,颠又实,出乎其类拔乎萃。软如杨柳和风舞,硬似长空霹雳摧。真堪惜,沉沉着着,曲曲直直。〖三〗画一画如阵云,点一点似怪石,撇一撇如展鹍鹏翼。栾环怒偃乖龙骨,峻峭横拖巨蟒皮。特殊异,似神符堪咒,蚯蚓蟠泥。〖二〗写的来娇又嗔,怒又喜,千般丑恶十分媚。恶如山鬼拔枯树,媚似扬妃按〖羽衣〗。谁堪比,写《黄庭》换取,道士鹅归。〖一〗颜真卿苏子瞻,米元章黄鲁直,先贤墨迹君都得。满箱拍塞数千卷,文锦编挑满四围。通三昧,磨崖的本,画赞初碑。〖尾〗据划画难,字样奇,就中浑穿诸家体,四海纵横第一管笔。〔1〕

显然,这是一篇赠送张玉岩的散曲作品。张玉岩其人已不可考,应为马致远同时期的书法家,擅长草书。从主题来看,改作旨在赞扬其草书水平高超。从文体格式上看,该作以〖哨遍〗作为首曲,后面的〖幺〗为〖哨遍〗重复一遍,中间以五支〖煞曲〗紧随其后,最后以〖尾声〗作结,这种套式在元曲中是较为独特的套数体式。从内容上看,第一支曲子〖哨遍〗为总说,前半段夸耀张玉岩,说草书衰落已久,而张玉岩是天降奇才,不仅有洒脱的气质,而且天赋聪明,可谓才德兼备;后半段回想张玉岩写草书的状态,脱巾露顶,仿佛张旭在世。第二支曲子到〖一煞〗是分说,从各个角度描写张玉岩草书的美。第二只曲子〖幺篇〗前半段从用笔的角度赞美其笔法完备,后半段言其草书传承了“二王”、怀素的笔法。〖五煞〗言其功力深厚,笔墨酣畅,鸿篇巨制皆臻其妙。〖四煞〗从风格的角度品评,认为他的书法既狂又古,既颠又实,融入了多种风格元素。〖三煞〗从笔画的角度分析,赞美其用笔之美、力量之美。〖二煞〗从字形和体势的角度分析,认为他的书法字形各尽其态,变化无情。〖一煞〗从取法的角度分析,认为他的书法吸收了颜真卿、苏轼、米芾、黄庭坚的笔墨意蕴。最后一支〖尾声〗是总结,再次说明自己的观点,认为张玉岩的草书吸收了诸家精华,是四海之内第一支笔,与第一支曲子中夸耀张玉岩的话遥相呼应。从写作手法上看,该作充分发挥曲体文学善于铺排渲染的优势,不仅化用前人诗作或书论中的句子,而且巧用传说典故,语言华丽,文采斐然,例如:第一支曲子〖哨遍〗化用了杜甫《饮中八仙歌》的句子“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三煞〗中化用了《笔阵图》中的句子“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峰坠石”;〖二煞〗中化用了王羲之写《黄庭经》换鹅的故事。

从文学的角度看,这当然是一篇很好的散曲作品,然而从书法的角度去思考,则会另有所思。该作是一篇应酬之文,虽然张玉岩没有真实的作品传世,我们很难判断这篇散曲对其草书的描绘有多可靠,有没有水分,但从整体行文来看,该作的溢美之词是非常明显的。例如,开篇第一句就说自晋唐以后,草书已经没有了踪迹,言下之意就是说五代时期、宋代时期的草书不值一提,然而在〖一煞〗中又说张玉岩吸收了颜真卿、苏轼等人的书法笔意,而苏轼、米芾、黄庭坚又是宋代的书法大家,且黄庭坚在草书方面成特色还很明显,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再如,文中提到了“二王”、张旭、怀素、米芾、黄庭坚等擅长草书的书家,说张玉岩受到这些人的影响,试想从一位书家的草书作品中能够体会到这么多前辈草书大家的笔意或者意蕴,那么这位书家该是多么有造诣,然而这位书家却名不见经传,且没有作品传世,这不能不让人怀疑。再者,该作虽然从用笔、字形、风格、取法等方面分析了张玉岩草书的美,但其写法和多数草书赋之类的文章很相似,用的词语也多是描绘性的,具有模糊性,这样的文辞用来形容大多数草书作品都可以成立。从文章写作的角度讲,尤其是这种应酬类文章,充满欣赏甚至大加赞扬是可以理解的,虽然可以算作书法文献,但与书法理论相去较远。在当下重视文献学习研究的语境中,马致远的这篇《张玉岩草书》还是会被大家注意,因此我们要留意其性质。

元曲中类似这样的作品还有汤舜民的〖南吕·一枝花〗《赠草圣》,不过字数比马致远的这篇《张玉岩草书》要少很多,仅包含〖一枝花〗〖梁州〗〖尾声〗三支曲子,共279字,此处不再引。

[唐]怀素 草书自叙帖(局部) 28.3cm×775cm 纸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二、渊源及性质类似的诗文

马致远的这篇散曲在写法上是渊源有自的,如果我们联系前代草书赋一类的文章,会发现它们的相通之处,再联系历代各种文体形式对草书或者书法的描绘,进而会发现文体写作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我国的书论肇始于对草书美的感知和体察,汉代崔瑗的《草书势》被视为书法理论史上最早的文献,尔后赵壹写作《非草书》,似有论争之意,之后关于草书的篇章逐渐增多,如索靖的《草书势》、杨泉的《草书赋》、萧衍的《草书状》。赵壹的《非草书》可视为议论性质的文章,因为他的观点很明确,他认为草书不是正当的事业追求,不值得花费精力和时间去研习,而其余的几篇在文体上均属于赋,写作手法也大体相同,都是先叙说文字(书写)的产生,然后介绍草书的来历,接着从各个角度盛赞草书之美,语言对仗精工,辞藻雍容华美。在这些篇章中,对草书字体形态的描绘,对互为对立艺术要素的敏锐感知是其共同特点,如崔瑗《草书势》中说“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副规。抑左扬右,兀若竦崎。兽跂鸟跱,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2〕,索靖《草书势》中说“盖草书之为状也,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舒翼未发,若举复安。虫蛇虯蟉,或往或还,类婀娜以羸羸,欻奋亹而桓桓。及其逸游盼向,乍正乍邪,骐骥暴怒逼其辔,海水窊窿扬其波。芝草蒲萄还相继,棠棣融融载其华。玄熊对踞于山岳,飞燕相追而差池”〔3〕,杨泉《草书赋》中说“书纵竦而植立,衡平体而均施。或敛束而相抱,或婆娑而四垂。或攒剪而齐整,或上下而参差。或阴岑而高举,或落箨而自披”〔4〕,萧衍《草书状》中说“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缓则鸦行,急则雀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乍驻乍引,任意所为。或粗或细,随态运奇,云集水散,风回电驰”。〔5〕在这些文字中,诸如方圆、左右、往还、正邪、上下、齐整参差、缓急、粗细等词语都表现了古人对于这种对立艺术要素的感知,而各种奇异的形象描绘则是一种审美联想,是对字体形态美的一种描摹,也是各种对立艺术要素的具体形象呈现。而马致远《张玉岩草书》一文也显然受到它们的影响,如〖四煞〗中的“软、硬”“沉沉着着,曲曲直直”,〖二煞〗中的“娇又嗔,怒又喜”“恶如山鬼拔枯树,媚似扬妃按羽衣”,不仅词语运用如是,对草书形态的描绘同样也是借助各种形象的展现。因此,草书赋一类的文章在写作上是有体例的,并且自汉代开始,这种写作方式便有了模型,这同时也表明人们对草书的感受和认识是大体相同的。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