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为何会灭亡?商鞅带兵打了一次魏国,就已经埋下祸根

2020-09-09 19:35:09 作者: 秦朝为何会灭

秦国之所以可以统一天下,商鞅的功劳是非常大的,因为商鞅变法从根本上改变了秦国羸弱的面貌,最终有能力可以与六国争霸天下。所以说商鞅变法已经为秦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基础。

但令人感觉到非常奇怪的是,秦孝公去世后不久,秦国就开始清算商鞅,甚至在商鞅死了之后,还对他进行了车裂,并且诛灭了商鞅的家。秦国如此过河拆桥,按道理来说,商鞅也会非常的憎恨秦国才对,但最后也还没有留下什么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就令人感到不值。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的一些谋士要是复起仇来,手段真可谓千奇百怪,根本就令人防不胜防。例如吴起在楚国变法的时候,也的确使楚国的军队实力提高了,但得罪了权贵,最终在楚悼王去世之后,权贵们跳出来要射杀吴起,吴起就跑到楚悼王的遗体面前,那些人就算射杀了吴起也会误伤楚悼王的遗体,所以那些人最后也只能陪葬了。

纵横家的苏秦也是,鬼谷子的门生使用起权术来,更加令人匪夷所思。苏秦受到刺客的暗杀之后,明知道已经不能再活下去,还是给齐王出了一计,先是将苏秦车裂,然后再发布消息说苏秦是燕国的间谍,给那些刺杀苏秦的人奖赏,然后那些刺客真的傻愣愣地跑了出来领死。

像吴起和苏秦这两个谋士就这样在生前已经设下了陷阱,只等待他们的仇人上钩,这样他们也轻易地复了仇。

所以作为谋士的商鞅,他在为秦国进行变法之后,使秦国最终走上了强国之路,可谓是居功至伟,但最后还是遭到秦国上下的诛杀,其实当时商鞅并不是坦然地面对死亡。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来,当时商鞅是想要逃跑的,而且逃跑一次不成功之后,还想要继续逃跑,只不过商鞅与魏国结怨很深,魏国人并没有帮助他,反而给他落井下石,将他捉回了秦国,他这样才无法再逃跑的。

可见当时商鞅并不想死亡,只不过是秦国的形势已经容不下他,这才不得不接受死亡的。秦国如此对待商鞅,那么商鞅为什么不像吴起和苏秦那样报复那些想置他于死地的人,其实他也的确留下了一些手段,但是他并不是杀掉那些置他于死地的人,而是要使秦国灭亡。

商鞅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憎恨?要使秦国灭亡呢?其实还得从秦孝公的求贤令说起。

话说当年秦孝公继承了秦国的大统之后,只有21岁,他老爸给他留下的,只不过是一个烂摊子而已,只要暴风雨再来得猛烈一些,秦国很可能就在风雨中倒下。所以秦孝公就学着其他国家要变法图强。

秦孝公的求贤令上面明确地写着“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其实说白了秦孝公的求贤令就是利用重赏来吸引各国的贤才,从而使他们愿意帮助秦国强大起来,要不变法是异常艰险的事情,人们又为什么需要冒着性命危险来帮助秦国强大呢?

所以当初商鞅响应了秦孝公的求贤令,其实为的就是可以得到高官和封地。商鞅进入秦国之后一展他的才能,经过多年的变法,终于使秦国强大起来。商鞅已经满足了秦国想要得到的强大,而秦孝公也没有食言,将於、商之地封给了商鞅,也兑现了求贤令中的诺言。

这个封地是封给商鞅的,就意味着商鞅的封地是可以世袭的,就算日后秦国的国君已经换了,这些封地也还是属于商鞅的。但是就在秦孝公去世之后,就有人跳出来告商鞅谋反,这只不过是一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理由,其实说白了就是秦国想要过河拆桥,背信弃义,想要处死商鞅。

商鞅当初若是预料到自己会有这样的下场,又何至于会响应秦孝公的求贤令,最终使自己身首异处。只不过商鞅已经进入了秦国,开弓没有回头箭,到了变法有一定成效之后他才清楚会得罪这么多的人,而这些人都是想将他置之死地而后快。所以商鞅当然是非常憎恨秦国过河拆桥的,要是秦孝公还在世的时候,他当然是安然无恙,以他的才能,当然可以看得出他在秦孝公去世之后的下场,因此就留下了一计使秦国灭亡。

这一计其实与商鞅率兵去收复秦国的河西之地有关。当时魏国经历桂陵和马陵之战后,国力已经大大地被削弱,而秦国刚刚经历商鞅变法,军队的力量已经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强化,商鞅正是看中了这个时机,认为秦国应该在此时攻打魏国。

在这一次作战中,商鞅已经作为秦军的主帅,魏军的主帅则是商鞅昔日的好友公子卬,这正是商鞅实现复仇大计的最佳时机。

于是商鞅就邀请公子卬见面,要先述旧情。但其实商鞅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埋伏,只等他一声令下,就可以立刻捕捉公子卬,此时魏军失去了主帅,就算他们再强大,也很难抵挡秦军,魏国战败也是必然的事情,最终秦国就可以收复河西之地。

在这里商鞅其实就是使诈,真的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第一,由于商鞅使诈,使得秦军可以轻易地战胜魏军,迫使魏国答应归还秦国河西之地。

第二,由于商鞅在战场上使诈,使秦国也获得了“虎狼之国”的称号,意思就是没有道义的国家。秦国正是有了这个称号,最终成为了秦朝灭亡的祸根。

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秦国就是这样,已经开始失去了道义。虽然在接下来100多年的历史中,秦国就好像已经开了挂一样,不断地挫败其他强国,并且到了秦始皇的时候终于统一了天下,这好像和“失道者寡助”并没有半点关系,但其实这种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而已。

直到秦始皇去世之后,这种作用就慢慢地显现出来了。当时可以与项羽的军队一战的,就只有章邯所率领的秦军。不过章邯得知赵高已经把持了朝政之后,才意识到自己不管是战胜了项羽还是战败,最终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如何保存自己,并不是要拯救秦王朝。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