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青海,相信很多人会感到神秘而陌生。从历史角度来看,青海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省份:比如青海的省城西宁,在中国历史上曾长期被中原王朝统治,在十六国时期,南凉王国一度将西宁地区视为统治核心地区之一,甚至南凉国王的陵墓,都在西宁。
不过,和中原王朝长期统治西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青海省除西宁以外的大部分地区,中原王朝在古代都很少经略。甚至元朝灭亡以后,明朝并没有对青海地区进行实质性统治,以至于直到元朝灭亡的三百多年后,清朝才再一次做到实际控制青海。
那么,为什么青海如此难以控制,并且,清朝是如何做到有效控制青海的?秦汉魔咒
古代中国的版图,主体上被局限于“秦汉魔咒”里。所谓“秦汉魔咒”,可以理解成古代中国的封建王朝,其统治的领土范围,除了 元朝和清朝以外,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王朝,突破了秦朝的版图模式或者汉朝的版图模式。
所谓秦朝模式,大体上包括内地十八省的轮廓(对云南的实际统治,其实是元朝以后),而汉朝模式,即汉地十八省的基础上,增添西域地区。
秦汉魔咒,意味着古代王朝,除了元朝和清朝以外,其余的王朝,对于实际统治青藏高原,是处于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反而是历史上,青藏高原的力量,有时候会危及到中原地区。比如唐朝时期,吐蕃帝国曾攻陷长安。而宋朝时期,青藏高原已经分裂成无数个部落。但是,北宋河湟开边以后,也并没有考虑经略青藏高原。
之所以青藏高原不被古代朝廷重视,主要原因在于青藏高原海拔太高,并且物产匮乏,不利于驻军,并且,还会增加朝廷的财政负担。毕竟,古代朝廷也要考虑成本问题。
而清朝之所以能够打破“秦汉魔咒”,原因在于清朝的特殊性。青海与大清的渊源
明朝末年,漠西蒙古的和硕特部进入青藏高原,建立和硕特汗国。和硕特汗国在固始汗在位期间,统治了青海全境。
就在固始汗在高原扬名立万的这一年,清朝的皇太极也逼死了漠南蒙古的林丹汗。林丹汗在蒙古各部里,身份比较特殊:虽然此时大元已经灭亡近三百年,但是蒙古社会依旧尊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为全蒙古的共主。林丹汗就是全蒙古的共主。当然,其实随着捕鱼儿海一战的结束,北元皇帝也好、全蒙古共主也罢,都只是一个虚名而已。
皇太极逼死林丹汗以后,还接收了林丹汗的政治遗产:皇太极兼任蒙古大汗,宣布成为全蒙古的共主。
此时的清朝虽然逼死了林丹汗,但其领土依旧以关外地区为主。而固始汗经过一番考量,决定派人从青海前往沈阳,向皇太极表示称臣。固始汗此时需要稳定青海局势,担心清朝会干扰其在青海的统治。而皇太极也乐于接受蒙古各部的臣服:毕竟,空口白牙的册封,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
从这时候开始,大清和青海算是有了一定的渊源。和硕特汗国的发展
如同蛮夷入主中原,想要坐稳天下就要接受儒家学说,和儒家集团一同治理天下一样,青藏高原主要以藏族人民为主,藏族人民多信仰藏传佛教。因此,和硕特汗国想在青藏高原站稳脚跟,就需要和藏传佛教的上层僧侣打造利益同盟。
因此,在清朝和南明军队交战期间,和硕特汗国也开始不断加强和藏传佛教的关系。而由于有感于大清的强大,因此,和硕特汗国大体上,还是臣服于大清的。
不过,这一切,在康熙时代发生了变化。康熙皇帝在位时期,准噶尔蒙古崛起。准噶尔蒙古都会噶尔丹汗想当全蒙古的大汗。所谓一山不能容二虎,因此,噶尔丹汗和博格达汗(蒙古各部对大清皇帝的称呼)之间,是无法做到和平共处的。
因此,当准噶尔蒙古崛起的时候,和硕特汗国倒向了准噶尔蒙古一方。这一情况很快被清朝方面所发现。因此,清朝方面一度准备追究和硕特汗国的责任。此时,噶尔丹已经去世,准噶尔汗国处于颓败状态,和硕特汗国在固始汗去世后,也处于一盘散沙的局面。因此,当康熙皇帝准备出兵讨伐和硕特汗国的时候,汗国的各个酋长们,在经过一番权衡以后,决定向大清服软。
不过,此番康熙朝廷也做出了新的决定:即以后和硕特汗国的汗位以及贵族的爵位,取缔世袭制度,必须由大清朝廷册封才作数——这一政策,和清朝在云南和川边推行的改土归流极为相似。和硕特汗国的灭亡
康熙帝驾崩后,和硕特汗国话事人之一罗卜藏丹津觉得:康熙后期,由于各种因素,大清的国力已经出现了衰败情况。因此,如果和硕特汗国利用这个机会,或许可以脱离清朝统治,获得自主。于是罗卜藏丹津在雍正登基的初年,在青海发动叛乱。
雍正皇帝刚好打算利用这个机会来给自己树立威望,因此,雍正帝先后派遣年羹尧、岳钟琪等将领率领清军,进军青海。与此同时,雍正帝命青海周围的省份,禁止向青海的和硕特部出口任何军需物资。这就意味着,即便是罗卜藏丹津想和清朝打持久战,也没有物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