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要将献帝迎至许昌,而舍弃东汉都城?

2020-09-15 15:24:42 作者: 曹操为何要将

曹操的影响力远远没有到达洛阳,若是移居于此,周边环境很不稳定。遇到危险,也不能获得及时的救援。

虽然此地的名号远不如洛阳响亮,但这就是曹操追求的结果。即使不在洛阳,直接把汉献帝直接放在自己的老巢兖州,那么也会让"奉天子以令不臣"的说法遭受质疑。

倒不如就在许昌,城内的设施也比较完备,最重要的是若此地涉险,周遭能够及时支援。

而且,它相比于洛阳,交通不算发达,并且三面环山,一面平原。只要守住平原,便可高枕无忧,乃易守难攻之地。许昌也有一部分冲击平原,很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最起码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所以,曹操定都许昌,是经过多方盘算的。他如果冒冒失失的选择了洛阳,那袁绍便会轻而易举的攻入都城,到时候就是给他人做了嫁衣。

(三)、步步蚕食,逐步问鼎中原

曹操选择把献帝接到许昌,正是看中了此地的实际价值。虽然当时它的名气不大,小到很多人都未曾听说过,但这就是曹操所需要的效果。

本来裹挟着天子,就招致了很大的抱怨,要是在定都洛阳,那便是时时刻刻的提醒世人,曹操是个架空皇权的乱臣贼子。

1. 以朝廷的名义扩张地盘

最开始的时候,荀彧的确是看中了曹操能够匡扶汉室,所以才给他献出了奉天子令不臣的良策。得此良计,曹操可谓是如鱼得水,从那以后,他便有了王牌。不论和谁开战,都是打着王师的名号,曹军摇身一变,成了正统的大汉军队。

他的第一个目标是离自己最近的张绣,在大汉皇庭名号的压制和曹军的强劲战斗力逼迫下,张绣很快就率部投降。不过,很快就又开始反叛。曹操又往东去攻打曾经轻视过自己的袁术,此人无勇无谋但是又高傲自大,自然不是曹军的对手,只得南遁过淮河。

在建安三年,曹军势如破竹,讨李傕,夷三族,征徐州,败吕布,又将刘备打的溃不成军。又和汉末最大的割据势力,来自四世三公家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袁绍在官渡展开决战。曹军以少胜多,北方地区终于尽归曹操之手。

由此来看,曹操将汉献帝安置在许昌的决定,那是十分高明的。他可以打着大汉皇庭的名号,不断征伐,还不用担心有人能够将献帝夺走。

2. 英明之举,造就魏国基业

曹操选择了许昌,放弃了洛阳,他才能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倘若还是在洛阳,他在前线领兵作战,也要时时刻刻的担心后方危难。倘若在洛阳,皇帝很容易被袁绍等人抢夺了去。那自己的讨伐诸侯的正义性便失去了。

许昌虽然不比洛阳,但这正是它的优势。看似不起眼,才不会引得众人关注。本来皇帝在自己手里,就已经饱受争议了,再去到洛阳,那就变得更加瞩目。由此可见,曹操的高瞻远瞩和长远谋略。而且,他和刘备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曹操是真的把治下疆域当成自己国家来治理的,他推行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还整顿吏治,稳定北方边疆;而刘备的军队更像是十字军,他将蜀地当成了自己的殖民地。不会想着如何去将其经营好,而是一心想着以此为依托,扩大地盘。

曹操是枭雄也好,英雄也罢,他的智谋和才华,都不是常人能较之。

结语:

许昌不能算作是严格意义上的都城,不过因为皇帝在那里生活,也可以算是一个临时都城。

而曹操放弃洛阳而选择此地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首先,洛阳已经被破坏,重建需要时间;其次,洛阳不利于防守,乃四战之地;再次,曹操的势力当时没有扩张到洛阳,若是贸然定洛,可能会给自己带来致命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