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大师之路!

2020-09-16 16:27:40 作者: 吴昌硕,大师

总之,吴昌硕的创作方式是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我们经常听到他拿印面在鞋底上蹭的故事,但这并不能代表他的创作是随意的,完全求助“天工”的。

吴昌硕作品多,佳作也多,暂时只列举这些,建议感兴趣者的学习者一定要准备一本好一点的吴昌硕印谱。

50岁开始学画 ,金石入画, 艳而不俗

元代赵孟曾明确提出“书画同源”, 吴昌硕的绘画,努力实践着六百年前赵孟頫的理论,他金石之法入画,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吴自言“三十岁学诗,五十岁始学画”。一次偶然机会,任伯年让吴昌硕随意在纸上画几笔后,随即点化他,任伯年的认可和指引,对吴日后在画坛的崛起,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

吴昌硕将临写石鼓文中所得来的笔法和篆籀遗韵用到自己的画作里,他自己曾经说“我生平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

葡萄图轴

所谓书画同源,书法通画法,这在吴昌硕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他画的梅花,便脱胎于石鼓文的用笔,因而显得特别浑厚苍劲,而他画的紫藤,又有狂草般的奔放笔致。感觉整件作品似乎是在一挥而就之间完成的,尽情处已不可区分究竟是在绘画还是在书法。

梅花蒲草图轴

吴昌硕的粗笔山水也很高级。落笔豪放浑厚,别具风格,开创了中国山水画史的审美新格局。我曾经看过吴昌硕在71岁时画的一张山水画,有点儿焦墨的感觉。在画其中的一座山时,那种燥中带润,润中带燥的笔道,让人佩服得得五体投地。那种携风带雨的力量感,那种大气磅礴的气势,别说当代人,不知道得多少年以后才有人能够望其项背。

山水图册

在吴昌硕文人画风奇强的作品中,一类是不着任何颜色而完全以水墨写就的极素雅的作品,一类则是虽然施色浓艳却仍然在华美中充溢着清新之气的雅俗共赏的佳作。

设色牡丹图轴

比如,吴昌硕画过很多牡丹,很多都是大红大紫的,但是却不会让人觉得俗气,也就是后来人们在评价齐白石画作时所总结出来的 “红花墨叶派”风格,其实最早的开创者应该是吴昌硕。

60年不断临帖,炉火纯青,人书俱老

关于吴昌硕之书法,历来论者或以气胜,或以势胜。总之,他的书法有一种苍苍莽莽的东西,篆书如此,隶书如此,行草书也是这样。

吴昌硕早年因无力购买纸笔,每天清晨和耕余时间,总在檐前砖石上用秃笔蘸水练字,认真临摹,从不间断。他首先从学楷书打基础,初学颜鲁公体,后又转学钟繇体,自称“学钟太傅二十年”。他也曾倾向过黄山谷,继之学行草,行书初学王铎,后冶欧、米于一炉,书来刚健秀拔,自创新格。

石鼓文四条屏

吴昌硕的书法,以篆文为主。其中,又以石鼓文最为有名。他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于石鼓文的书写,其风格则有个渐变的过程。大约在60岁前后,他写的石鼓文渐出新意。石鼓文的风格原本属于比较工稳端正一路, 而吴昌硕的石鼓文却写出了一种流动感,更以遒劲老辣、笔墨厚重为其主要特征。

隶书四言对联

石鼓以外,小篆、《散氏盘》和《乙卯鼎》等也是常写的篆书。他的隶书汇合诸碑,参以己意,境界超脱,笔力雄浑。偶然隶兼篆意,但绝少见到波光开张如“曹全碑”者。

行草王禔润例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