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
融金石书画为一炉,
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
“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他是吴昌硕。
50岁学画,60年临帖,70年篆刻,吴昌硕是本一生都读不完的书!
吴昌硕少时贫困,但他的父亲吴辛甲是咸丰辛亥举人,在诗词、书法、篆刻等方面均有造诣。喜欢治印,虽落魄,却一直教儿子读书和篆刻。所以吴昌硕的金石功底从小就开始奠定,并在长达几十年的练习中渗透进了艺术生命的血液和基因里。
少年成长时期,吴昌硕尚处在封建社会中,还考取过秀才,虽然仅仅做过一个月的官就解甲归田,但旧时代在他身上的印记是很明显的, 他用了五十多年的时间试图去做一个文人士大夫,当不得已要以卖画为生时,他对传统文化尤其是金石文化复兴的执着贯穿着整个艺术生涯。
吴昌硕少时饱受战乱之苦,锻炼了他坚强的意志、奔放不羁的性格,同时也养成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他已51岁,却不顾亲友的阻拦,毅然投笔从戎,携剑出山海关,杀敌报国。直到晚年,他还写诗记述当年临阵杀敌的激动心情。这一股气不得了, 所以,他说自己作画是“苦铁画气不画形”。
1927 年,吴昌硕 84 岁。朋友送他几包家乡的麻酥糖,子女担心甜食对身体不利,只给一包。他看到,半夜私自起床取食两包,梗在胃中,无法消化,遂不起。
他的故去,像是跟世界开了一个玩笑。他的作品,定格在了高处,至今无人超越
下面我们先来看下 吴昌硕篆刻70年生涯:
(吴昌硕像)
第一段时期,接续家学,漫无目的
这一段时期,从他14岁开始学印,到27岁集成《朴巢印存》谱止。
《朴巢印谱》共收印103方,才103方啊,不多啊,这是因为他17岁时经历太平天国战乱,不得不逃难他乡,当然,17岁之前的作品都亡佚了,不过,那个时候的作品想来也必然是稚嫩的,因为他只是受祖父、父亲雅好金石的影响,图的只是自刻自乐,抓到什么内容就上手直刻。此谱收集的只是他21岁返回家乡之后他自认为成功的作品。
我们可以先看看这些作品的大概样子:
(早期的吴昌硕作品)
“虎口余生”是汉印印式的,但是内容是吴昌硕自己的词语,因为他确实在逃难途中虎口余生,说明他很早就接触汉印,并已经能够纯熟临摹和仿作;“搜尽奇峰打草稿”是《飞鸿堂印谱》一类典型的恶俗作品,这不怪他,在他所处的时代,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接触好的印谱。
实际上,吴昌硕这一段时期的篆刻,没有专攻,全凭本心,对照手头能找到的资料,亦步亦趋,不越雷池半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练基本功夫,当然,这是吴昌硕憨厚、朴实、坚韧的性格使然,也是他为了谋生所不得不在现实的逼迫之下,吃力上进,静悄悄地学习,自己琢磨,盲从之作不少。
第二段时期,遍师百家和“与古为徒”
这一段时期指吴昌硕从27岁到42岁,大概是因为受传统的“三十而立”思想影响,约30岁上下,吴昌硕确立了自己一生的志向所在,他开始专心致志于篆刻,十数年间,集出印谱至少五部:其中《苍石斋篆印》集于31岁,《齐云馆印谱》集于33岁,《篆云轩印存》集于36岁,《铁函山馆印存》集于38岁,《削觚庐印存》集于40岁,吴昌硕在这十数年间,一路走,一路盘点。
注意,这个遍师百家的过程,吴昌硕依然是自学的方式,与前一段时期的区别在于,他不再盲目坚持,而是有了选择和取舍,看一下这个阶段他的作品:
(中期的吴昌硕作品)
“吟舫”一印是仿浙派丁敬的;“千石公侯寿贵”接触钱松,开始从浙派走向皖派;“学源言事”是学的邓石如;“食气”接触吴让之,“金彭”明显是徐三庚味道的,“安吉吴俊长寿日利”又走向了赵之谦。
他一路走,一路学,印学思想越来越先进,刀法越来越精纯,但似乎还缺点什么……
缺什么呢,他缺少与古人的近距离接触,与古人接触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需要媒介,就是古金石器物。
不断的游学交友,使吴昌硕曾有机会在湖州替陆心源整理文物,又在苏州吴云家帮其拓印《古铜印存》与钟鼎彝器图等。这使他真正亲眼见到了封泥、古砖瓦、汉代碑篆、镜铭等金石文字,接着又结识金石家杨岘,后来干脆迁居苏州与杨比邻而居……
(道在瓦甓)
这是他33岁时的作品,边款里,吴昌硕记道:“旧藏汉晋砖甚多,性所好也,爰取庄子语摹印。”这方印极有名,因为它不仅体现吴昌硕的篆刻成就,也体现吴昌硕的人格魅力。此外,取法古金石的作品还很多,如:
第三段时期:融会贯通,升华蜕变
这段时期从吴昌硕43岁起,至53岁左右为止,前后约十年左右。
这十年,吴昌硕的篆刻完成了蜕变,他在字法上,将汉印的缪篆(篆隶之间的方形字)、古玺文字(大多数是六国文字)、流派印中的各种篆体(主要是小篆的变体)融汇于一炉,将各种文字体势打通,只为呈现完整的篆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