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此即彼"——宋代台谏异化行为的深层原因

2020-09-16 19:35:31 作者: "非此即彼"

北宋台谏制度的异化,台谏势力的病态发展,往往人为制造诸多矛盾与内耗,对政府行政效能产生恶劣影响。

如果不是宋太祖"不杀士大夫"祖训,许多大臣会因为台谏官员的指控惨遭杀身之祸。而当谏官一旦因权相而失势,则奸臣又会从此冒头。

宋代的台谏制度一直处于异化状态,没能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三、台谏异化的真正原因

宋代台谏之所以出现异化,有其深层次原因.

1皇室"异论相搅"理论为主因

"异论相搅"是赵宋王朝"祖宗家法"中一直传承下来、长盛不衰的让大臣互相制衡的法宝。其中心原则是让派别不同、无法相容的大臣一起共事,互相监视、牵制甚至攻伐,避免某派势力过大进而危及到君主的权力,动摇皇室的地位。

宋真宗启用寇准就是运用"且要异论相搅,即各不敢为非"的结果。

自宋仁宗开始,宋朝的最高统治者往往默许台谏官员弹奏大臣,甚至是主动怂恿,台谏官员即便不得不被免职,皇帝也会很快重新起用。

台谏官员都深深认识到,君主最看重的就是他们的忠诚与耿直,只要对君主表现出忠诚或者做出耿直的姿态,就可以有恃无恐、无所顾忌地弹劾执政大臣。

历史上这样做的台谏官员最终都会有所收获。所以"异论相搅"理论贯彻执行,无疑是导致台谏异化的第一主因。

2党同伐异的政治文化是重要因素

中国古代政治历史上权力争斗很少有"折中"一说,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中庸之道"截然相反,往往一旦发动就会出现"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斗争。

发难方与对立面,在争斗中都要抢占道德制高点,将自己置于绝对正确的角度,在相互攻击时则常常语言偏激、失去理性,甚至不惜罗织罪名,置别人于死地。

他们往往陷入"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采取的多是"党同伐异"的行为方式,这是导致宋朝台谏异化的深层次原因。

因此,台谏很难客观公正地就事论事,特别是一旦出现两大阵营相互对立,或是在权相的操控之下,他们只能赤膊上阵,竭力为某一方站台,争斗激烈残酷不可调和,只能以一方失败而告终。

3好争虚名也是一大诱因

宋代的台谏官阶虽然不高,但拥有很大话语权。作为言官发表言论就是他们的职责,身为文人的谏官多崇尚名节,当然更多的是沽名钓誉。

他们往往为发言而发言,有理无理无所谓,关键是要直言和忠君,因而常常忽视"论事必务大体"的原则,各种不靠谱、不着调、不负责的空论尤其盛行。

重名多过务实的文化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台谏制度的异化。

四、小结

宋朝的台谏制度在运行中出现严重异化现象表明,监察权只有处于非极权、分权合理的情形中,在与君权、相权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下,才能够有效、持久运转。

而如果是处于极权状态下,则会出现异化甚至病态,效果会截然相反。由此可知,一项制度能否发挥好的作用,并非取决于好的初衷。

而关键取决于良好的初始设计、运行机制和文化背景等一系列因素,只有合理的制度设计并能得以健康运行,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宋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