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唐朝“国球”发展史,管窥“蹴鞠”在政治文化中的作用影响

2020-09-18 09:17:03 作者: 以唐朝“国球

古代历史上的蹴鞠相当于现代足球,蹴鞠运动的发展为现代足球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早在唐朝之前,战国时期就有蹴鞠这项运动,更有专家曾在殷墟的甲骨文中发现了有关蹴鞠的记录。

只不过最初的蹴鞠不是用于娱乐和体育竞赛的项目活动,比如在汉代,蹴鞠就被用在军事领域,人们通过蹴鞠运动来增强体力耐力,增加军事作战进攻和防守的能力。

蹴鞠运动

关于东汉蹴鞠的记载,以李尤的《鞠城铭》最早、最经典,里面详细地记录了有关蹴鞠运动的场地、规则、方式及人数等文字。

蹴鞠运动发展的高潮阶段是在盛唐时期,这种体能运动在继承了前唐蹴鞠的运动形式、技术规则等基础上,随着社会的进程与科学艺术的进步,又有了新的发展。

唐朝作为一个开放开明的民族,包容和吸纳各地民族的体育文艺活动的优点,伴随着人口大量增长,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安定,对外政策和边境关系处理得当,就是在这样清明的历史背景下,唐朝的蹴鞠运动发展迅速,并从单一的军事政治等特定活动发展演变成一项适用风靡于各个阶层的全民娱乐活动。

“国民运动”——蹴鞠文化发展的社会背景

唐代以前,蹴鞠通常作为一种军事训练手段来进行,它不具有观赏娱乐性,而是用于战场的练兵。

战国纷争年代,社会由于战争而动荡不安,国家军队主要是步兵与骑兵并用,体能的训练对于陆上作战的步兵来说极其重要,军队蹴鞠对于习武者来说增强作战能力,并在汉代发展到一定高峰阶段,而且得到汉代帝王统治阶级的支持和推崇。

而蹴鞠作为娱乐的消遣也是从汉代开始的,并融入一些杂技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所以在唐以前,蹴鞠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军事战争和习武练兵的需要,另外就是统治者的重视程度及王公贵族的喜乐与推崇度。

蹴鞠发展到唐朝就十分兴盛了,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国内外环境安定和平,这就为蹴鞠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有力稳定的外部条件。

而唐代手工艺的多民族优秀文化的兼容并蓄与融合以及手工业、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文化制度宽松、信仰文化自由,朝廷倡导民众体育文化活动,这便直接促进了蹴鞠运动的广泛开展。

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财力物力保障了蹴鞠事业的稳步前进。与此同时,唐朝社会民风开放,国家政治清明,唐朝百姓的精神娱乐生活丰富多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劳动农民,人们日益注重保健养生、个人体能素质和“健美”、“尚武”等精神文化的培养、以及运动娱乐活动的流行都促进了蹴鞠这种健身体育运动的发展。

再加上繁荣的农业、工商业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社会发展稳定,从而有利于蹴鞠的发展和经久不衰。当然,对于唐朝兴盛而开放的外交活动和与周边国家甚至海外的朝贡和国际贸易交流上,蹴鞠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定程度上,“蹴鞠外交”促进了唐朝与其他外邦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的发展,加强了中原与外族的文化交流,甚至影响到周边其他地区和民族,由阿拉伯人传播至中亚、西欧等地。蹴鞠运动与唐朝文化政治活动的相互作用

蹴鞠活动到唐朝便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娱乐运动。唐朝历代统治者与贵族官员都热衷于蹴鞠运动,尤其以唐玄宗李隆基为代表,在帝王看来,蹴鞠运动在娱乐健身的基础上又能习武训练武士,由于统治阶级的带头支持,蹴鞠运动流行于贵族上流社会。

贵族上流社会

而另一方面,对于痴迷于蹴鞠运动的人士,玩物丧志的消极影响也是巨大的。不过,对蹴鞠的痴迷会间接地引起官场、宫廷的腐朽,它使得官员贵族不务正业,帝王疏于朝政,成为导致政治统治与官场服务公职腐败的催化剂,从而威胁国家决策和安危。

唐朝经济文化生活空前繁荣,民间文娱生活十分丰富。而由上至下的蹴鞠运动,譬如“打马球”、“击鞠”等逐渐从宫廷贵族风行发展到民间,成为社会各阶层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

蹴鞠运动除了普通老百姓,文人雅士、书生墨客也对其喜欢不已,渐渐流行于士儒阶级的文化圈。蹴鞠运动与唐代文学诗词的结合增强了人文关怀、哲思底蕴与深层次的文化精神内涵。

女性蹴鞠

除此之外,蹴鞠与民间风俗节日也紧密联系,比如民间四月的寒食节,“寒食蹴鞠”风靡大江南北。而蹴鞠与赌博游戏的关系是从竞赛中演变发展而来的,当然赌博斗殴的风气在蹴鞠场上的流行对于社会生活是不利的。

蹴鞠除了广泛被男性所喜,他们大多通过多人运动进行竞赛技能比拼娱乐,而对于唐朝女性来说,她们亦同样热爱这项运动。

随着民风传统日渐开放,政治制度的开明和文化的包容性使唐代的女性地位得以提高。女性进行蹴鞠运动的越来越多,唐朝女性大多以娱乐为主而不用于竞技;同时,在宫廷坊间,女性蹴鞠通常与舞蹈管乐结合,配方优美的表演艺术展现人体的艺术魅力。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