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曹操因为一封战书而毛骨悚然,作者因此书逃过一劫

2020-09-18 12:18:55 作者: 《三国演义》

话说第二十二回,袁绍得郑康成之书,叫他攻曹救备,袁绍因刘备攻灭了袁绍之弟袁术,心中犹豫,遂聚众商议。商议的结果是“起兵是也。”

为了师出有名,袁绍谋士郭图说:“以明公大义伐操,必须数操之恶,驰袭各郡,声罪致讨,然后名正言顺。”

古代发动战争,为了名正言顺,师出有名,往往先向敌方下战书,约定某年某月某日某地两军交战,这样既能争取舆论的支持,而且战后双方都能心服口服。这种文明战争,一般发生在先秦春秋时期,那时诸侯割据,国与国之间难免有摩擦,既然谁都不服谁那就打一仗,打到彼此都心服口服,两国一笑泯恩仇,依旧是好邻居,好伙伴。

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兼并,为了出奇制胜,往往攻其不备以期战无不胜,这种的形势使文明战争名存实亡,于是就有了尔虞我诈的战术,兵法,或者说有系统的兵法便产生于这样的历史背景。

历史上就有一个非常可笑又可爱的诸侯王——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为了不违背“仁义”,执意等楚军过完河,整完队之后才开打,最后宋军大败。其实这样规矩文明的战争已经不适应于当时的实际,早已是过时的、迂腐的战术战略。后世虽然也频频发生战争,但是给敌方下战书的情况依然存在,目的是为了给我军造势,同时希望博得舆论的支持。

此次袁绍讨伐曹操,也让书记草拟讨曹操的檄文,而草檄之人就是颇有文名的陈琳,“建安七子”之一。陈琳潇潇洒洒一挥而就,不改一词,其才华可以想见。此檄文传到曹操手里,曹操见了,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头风之疾顿时痊愈,忙问“此檄何人所作?”

这不禁让人想到汉大赋的开山之作,枚乘的《七发》。话说楚太子有疾,吴客往问之,先陈说“七事”以引起太子兴趣,音乐,饮食,车马,游观之乐都没能使太子发兴,接着再说田猎,观涛,这才始引起太子兴趣,最后吴客向楚太子推荐庄子,孔子,孟子等人的“要言妙道”,太子闻之,“据几而起”“涊然汗出,霍然病已。”这与当时楚国崇尚北方中原的礼乐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当时庄周孔孟的“要言妙道”简直就像神药一般,能医治病痛,可以说是心理作用,也可以说是精神食粮,更可以说是文字的力量。

确实,文字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也是能被感知的。我们说曹操首先是位政治家,其次是个文人,而且是个杰出的文人,曹操对于文学有很强感知力。曹操见到陈琳所作之檄也觉得实在是太好了,深感陈琳之文的气势,惊叹其卓越的才华,看过之后不禁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头风自然就好了。

不过,第三十一回曹操破绍攻入冀州见到陈琳时问罪陈琳道:“汝前为本初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可见曹操看到陈琳之檄时,不仅仅是欣赏陈琳的文才,更有一腔义愤填胸,所以当时看了从床上一跃而起,与楚太子的据几而起有异曲同工之妙。而陈琳见问乃答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耳。”曹操问得好,陈琳答得妙,曹操爱惜他的才华,遂没有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