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关于“民”的叙述

2020-09-19 11:21:40 作者: 《诗经》中关

盛邦和

《诗经》

《诗经》是中国诗歌之源,最早的成文诗集,为中国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整整五个世纪的精美诗歌总集。全集选诗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其中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仅存标题。诗经在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为地方歌谣;《雅》是正声雅乐,具体分为《小雅》和《大雅》;《颂》是宗庙祭歌,含《周颂》、《鲁颂》和《商颂》。《诗经》作者已不能考,传说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初称为《诗三百》,西汉时称《诗经》,一直沿用到现在。汉武帝独尊儒术,《诗经》被奉为经典,为《五经》之一。

《诗经》的诞生与周朝的建立有关。在今陕西中部渭水之畔,数千年前水草丰泽,适于农耕,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一个被叫做“周”的部族,在这里世代繁衍。到了姬昌的时代,对内主张德教、重用贤臣,国力日强,对外维护和平、支持公道,各方来朝,出现《史记》所载“天下三分,其二归周”的大好局面。

这时商王宣传“天命”论,周人则讲“天命无常,惟德是辅”的道理,用种种事实证明商王无德,西伯有德,天命即将转移。公元前1056年,姬昌做了两件事,一是对内称王,即周文王。第二件事是继续侍奉商王、祭祀商祖,韬光养晦。文王逝世之后武王即位,发动牧野之战即“武王伐纣”,取得了胜利。牧野之战结束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统治,西周王朝统合中原,开创了诗书礼乐的新时代。

《诗经》中有许多歌颂人民勤劳耕作、赞扬国君爱民护民的美好诗篇。《诗经·小雅·南山有臺》咏唱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这句的意思是:乐观进取的君子,人民爱戴的父母。人民所喜爱的是他们的喜爱,人民所厌恶的是他们的厌恶,总和人民站在一起,想人民之所想,为人民所欲为,只有他们才称得上是人民的父母。

《诗经·大雅·板》篇说:“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如璋如圭,如取如携。”这里讲的是君子与民众的关系,他们之间亲密无间,和顺协调,就像埙与篪两种乐器和鸣协奏,发出美妙的乐声;就像璋与圭两种美玉珠联璧合,闪现晶瑩的光彩;就像父子亲友般的两个人,双手相握,亲密提携。

《诗经·民劳》体现人民的辛勤劳苦也反应当时人民保家卫国的态度。《诗经·民劳》写道: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诗经·民劳》 )诗歌的意思是:人民劳作,无比辛苦。衷心祈愿,富足安康。让国内上下,皆获利益,让四方疆界,绥靖安宁。警惕居心不良的人寻机作乱,不让他们的妖言惑众,阻止他们的阴谋得逞。及时遏制敌人的肆意劫掠,坚决抵制敌人的残暴疯狂。恩惠与仁慈远播四方,卫我国君,保我家乡。《诗经·民劳》还说:“ 民亦劳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国,国无有残。无纵诡随,以谨缱绻。式遏寇虐,无俾正反。王欲玉女,是用大谏。”(《诗经·民劳》 )

又有一句云:“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无纵诡随,以谨惛怓。式遏寇虐,无俾民忧。无弃尔劳,以为王休。”这首诗是说:人民辛苦不堪,但求可以稍微得到一点休息的时光。给予国人恩惠吧,让他们有团聚的一日。远离诡计与欺诈,力阻坏人阴谋得逞。窃掠的暴行必须制止,且让人民无忧度日。劳苦功绩不会忘记,为了君王安全无虞。

《大雅·公刘》记录公刘由北豳迁豳以后开疆创业的历史事实,塑造了公刘这样一个爱民如子的明君形象。《诗经·公刘》 中有这样的句子:“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爰众爰有,夹其皇涧。溯其过涧。止旅乃密,芮鞫之即。(《诗经·公刘》) ”说的是:公刘坚毅沉稳,迁徙于豳,在那里修筑宫室,建造民居,以期人民归附,安居乐业。横渡渭水,开辟荒原,锻造工具,制作武器。一旦城邑落成,又忙着丈量土地,打理生产,旨在民康物阜,惠及大众。人们或沿皇涧两岸而居,或溯流而上,择地安家,人丁兴旺。

有关公刘生平的史料云:公刘,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尚书大传》云:“公,爵;刘,名也。”后世多合而称之曰“公刘”。公刘“乃相土地之宜,而立国于豳之谷焉”(见《豳风》朱熹《诗集传》)。《诗集传》谓:“旧说召康公以成王将莅政,当戒以民事,故咏公刘之事以告之曰:‘厚者,公刘之于民也!”

可见的史料还原了公刘的历史面貌:公刘的先祖名弃,帝喾之子,主管农业。舜帝时,封在邰地,称“后稷”。后稷之子不窋继续主持农业。不窋之后公刘的父亲鞠即位。鞠死后公刘即位。公刘继承祖业,致力农耕,他察看土地性能,提高生产效率,治水防灾,辟土兴农。他注重如何处理好国君与人民的关系,勤政清廉,克己为公,据史记载,在他执政的年代,出旅者有盘缠,定居者有积蓄,民众感恩戴德,交口称颂,从四处迁徙到他的身边,归附拥护,周朝基业从此勃兴。公刘死后,百姓修邑建庙,尊他为神圣。直至今天,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庆阳、旬邑、长武、彬县等处的百姓,络绎不绝赴公刘庙祭拜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