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斤为16两,筷子长7寸6分,古人这么定有什么特殊含义吗?

2020-09-21 08:17:06 作者: 1斤为16两

华夏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放眼现代社会,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古代天差地别,但细细观察便能找到现代生活仍然与古人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古代的科技虽不如现在发达,但是古人的智慧却体现在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各种精美器具的打造、各种令人望而生叹的建筑中,同时也表达在各种数字中。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别人使用半斤八两来形容两个差不多的东西。其实这个词语可以追溯到古代对于重量单位的划分上。两和斤是古代用于表示重量的单位之二。既然十六两表示的一斤,那么显然半斤就指的是八两,所以一般情况下使用半斤八两这个词来形容比较的东西在本质上相差并不太多。

那么为什么会将一斤定为十六两呢?这样的数字背后又有什么深意呢?这个规定的背后还有着一段历史渊源。那时还是秦始皇四处征战后刚刚平定战乱统一六国的时候,由于国土面积过于宽广且六国旧制各不相同管理起来颇为不便。所以他结合自己行军中遇到的问题开始建立度量衡制度。他先后进行了文字、钱币、道路等等各方面的统一化。

但是进行重量的标准制定时,李斯一时之间并未想出特别好的办法。突然有天他灵光一现,想到了以前制造的木杆秤上的星花,分别代表的是北斗中的那七颗星星和南斗的六颗六星,它们都是古代特别重要的星宿。这么加起来一斤等于十三两了,但李斯觉得还可以再加"福禄寿"三星在其后面。目的是为了警示和告诫做生意的商人们要诚信,因为如果商人少一两那么他们便没有福,短了别人二两的重量那么他们便会少了禄,如果做了三两的假就会折寿。李斯就此想法与秦始皇述职后,自此便将一斤分成十六两。

这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传说与一斤十六两相关。相传秦始皇把制定度量衡的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由丞相李斯来处理。李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辛苦在搞定了钱币、长度的标准形式之后,对于重量的标准制定拿不定主意,便去请教了秦始皇。然而他只是在纸上写下了"天下公平"。虽然写的这四个字的含义李斯懂了,但是将一斤最终定为多少还是让他困扰不已。后来,李斯就数了数这四个字有多少笔划,然后就下令将其作为具体的两数。谁知从此一斤十六两便沿用至今。

如果说斤两关系你不太熟悉,那么接下来我们说说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筷子。

筷子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事物了,每次吃饭时我们都需要使用它。虽然我国不是唯一使用筷子作为吃饭工具的国家,但却是第一个使用的国家。而且在古代文书中记载它被称为"箸"和"梜"。据史料考察发现我们的邻国日本使用筷子的习惯也是从古代中国传过去的。在古代筷子的长度被定为七寸六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定为这么个长度呢?是不是又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据说其中的"七"是指七情,其中的"六"是指六欲。将筷子制成这样特殊的长度则是为了在吃饭时提醒人们要约束自己,克制自己的欲望。尤其是要节制自己的食欲切莫暴饮暴食。

筷子不仅在长度上具有深意,而且它的形状蕴含着古人的智慧。我们可以观察到平时使用的筷子是一头是方的,另一头是圆的。其中方和园代表的就是古人对于整个世界的认知。因为古代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圆地方"。当人们使用筷子时,筷子和人就形成了天、地、人的三象,而这又代表了天地人和的寓意。

虽说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已经是两个不同的时代了,但是我们生活中仍然保留了很多古人的习俗。我们华夏子孙并不是突然凭空产生的,是一代代的先辈的努力将文化习俗一点点流传至今。正是他们的不懈坚持我们才能有如今文化繁茂,争相斗艳的精彩景象。

对流传下来的习俗,我们不应该不加判断的否定,就拿斤两和筷子来看,不起眼的细节中都包含了深刻的含义。这些是我们文化中精彩的部分,我们应当去了解去传递,不能将文化遗忘在我们这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