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和刘备、张飞是“桃园三结义”兄弟,三人关系堪称“盟兄弟”中的楷模——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
话虽这样讲,但实际情况却非如此。关羽在兵败夜走麦城时,被东吴潘璋的部将马忠所擒获。
由于关羽誓死不降,吴主孙权只好下令杀死了关羽,时间定格在公元219年末。
按照三兄弟当初结拜盟誓来看,大哥刘备第一时间应该为关羽报仇伐吴。
然而刘备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第一时间在蜀国成都称帝,一年半后,即221年7月才誓师伐吴。
刘备的这一举动不免让人产生疑问,质疑刘备为何第一时间称帝而非为关羽报仇,难道称帝比为关羽报仇还重要吗?
刘备第一时间确实想为关羽报仇,但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打破了这一计划。
原来关羽去世3个月后,魏国魏王曹操也去世了,曹操的儿子,彼时的世子曹丕袭爵成了魏王。
当时的汉献帝刘协其实就是一个傀儡皇帝,不过刘协颇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早晚会被曹丕废黜。
“与其让他赶下台,不如自己体面退出。”基于这种想法,刘协把皇位禅让给了曹丕。
其实曹丕和刘协都不是外人,曹丕的两个妹妹都嫁给了刘协,刘协把皇位禅让给曹丕也算肥水没流外人田。
公元220年12月11日,曹丕在洛阳称帝,史称魏文帝。
曹丕称帝的消息传到了蜀国,此时刘备正和丞相诸葛亮等文武大臣为伐吴之事争论不休。
诸葛亮认为不应该伐吴,东吴和蜀国联合起来才能对抗魏国,当前最大的敌人是魏国而非东吴,力劝刘备不要因私废公,毕竟国家安全才是主要的。
讲真刘备根本听不进这些,心想“不为二弟报仇枉为人也,诸葛亮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觉得你弟弟诸葛瑾在东吴孙权手下任职,你极力反对伐吴,你这不是让天下人耻笑我刘备无情无义吗?”
刘备打定主意不让诸葛亮随军指挥,而是让他坐镇后方供应粮草。
就在刘备积极准备的时候,曹丕称帝的消息传来了,刘备一下子蒙圈了。
要知道刘备和曹操死磕打的就是“匡扶汉室”的旗号,谁成想汉献帝刘协把大汉江山拱手让给了曹丕,也就是说汉朝不复存在了。
刘备心中暗骂刘协,“你小子为何不把皇位禅让于我呢?”此时刘备也没心思为关羽报仇了,当务之急是摆正自己的位置。
此时朝中大臣认为升官发财的机会来了,一致请求刘备称帝(刘备当了皇帝大家自然官升n级,现在刘备只是汉中王)。
其实刘备早就想称帝了,快60岁的人了,到死也要过把皇帝瘾。刘备心里相当皇帝,口中却说“使不得,我当皇帝岂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之前总说曹操要篡权称帝,可人家曹操到死都没称帝。
诸葛亮劝道:“汉朝已经灭亡了,皇叔可以为汉朝续命,称帝后更能名正言顺高举大旗,继续匡扶汉室。”
刘备三辞三让做足戏后,反弹琵琶半遮面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汉昭烈帝。时间定格在221年1月。
刘备称帝从各方面来讲比伐吴更重要,首先称帝得到了大家一致支持和拥护,不像伐吴有不同的声音。
刘备称帝后,伐吴就变得师出有名,孙权此时成了割据诸侯,为关羽报仇可以说成是为了恢复汉室,性质一样但听起来“高大上”,刘备最注重自身的形象。
在准备好一切后,刘备于221年7月,倾全国之兵(70万)誓师伐吴。
综上所述,刘备想在第一时间为关羽报仇,然而中间出了曹丕称帝一事,刘备只好称帝后再伐吴,有些事的出现不是都能料到和左右的,刘备也是如此。
文/秉烛读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