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郡谢氏在南朝宋的经历,探析士族和皇权的格局变化

2020-09-28 13:21:26 作者: 从陈郡谢氏在

陈郡谢氏是东晋最后执掌朝政的士族门阀,随着东晋的灭亡,士族门阀政治宣告终结,随之而来的是南朝宋,那么在南朝宋,陈郡谢氏经历了什么呢?

东晋末年爆发的孙恩、卢循起义,让王、谢为代表的士族遭遇了灭顶之灾,士族遭受重创后,元气大伤,实力严重受损,而在讨伐桓玄叛乱和镇压孙恩、 卢循起义过程中,北府兵的一位低级将领刘裕逐渐得势,他先是掌握了东晋的军政大权,最后逼迫晋恭帝禅位于自己,建立了南朝第一个朝代-宋。

南朝宋的建立,标志着门阀政治终结,士族也由盛转衰,陈郡谢氏也从顶峰跌落。本文以陈郡谢氏为例, 深入分析陈郡谢氏在南朝宋政权中的处境、 心态及南朝宋的皇帝对陈郡谢氏的拉拢、利用和抑制、 打击的情况,从而论证皇权与士族的关系变化,用以揭示南朝宋时期皇权已经恢复,处于主导地位,士族处于从属地位的真相。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士族衰落是事实,但其地位和影响力仍然存在,而且十分强大,只是无法像东晋那样能控制政局。陈郡谢氏在南朝宋依然是世代做官,而且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除此之外,陈郡谢氏还有有大批门生故吏和深厚的家学渊源。

正因为如此,如何处理和陈郡谢氏的关系,是南朝宋的统治者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南朝宋的君王当然离不开士族的辅佐和支持,所以会大力拉拢士族,但是对不肯拥戴其统治,甚至对怀疑有异心和野心的士族名流,不管有多高的声望和地位,一定会给予抑制、打击以至于诛杀,以维护皇权。

南朝宋的历代皇帝对陈郡谢氏都是采取拉拢和打压并举的政策, 而且执行得非常严厉,以防止陈郡谢氏左右朝廷局势。在南朝宋,陈郡谢氏成员,如果锐意进取,想做出一番成就的人,必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而安于现状、无所事事的谢氏,不仅能享受荣华富贵,还能享受一流士族带来的尊荣。

拉拢与打压

刘裕刚刚崛起时,羽翼未丰,急需士族的支持。对于陈郡谢氏,能拉拢的就极力拉拢。如谢景仁(谢安的侄孙),原先投靠了桓玄,并得到了桓玄的重用。不过当刘裕平定桓玄以后,桓玄遁走,谢景仁率桓楚政权的文武百官向刘裕投降,刘裕却没有处罚谢景仁,还推荐谢景仁当了吏部尚书,后来逐渐成为刘裕的心腹。谢景仁最后转任尚书左仆射,卒于任上。

而谢混(谢安的孙子),运气就没那么好了。他非常有才华,文采斐然,官至尚书左仆射,还娶了东晋孝武帝的女儿-晋陵公主为妻。不过他因为站错了队而被刘裕所杀。

谢混当时依附北府兵将领刘毅,刘毅则一直试图抗衡刘裕。很显然,谢混站在了刘裕的对立面,刘裕当然不会对他客气,果断以谢混和刘毅结党谋逆的罪名处死了谢混。

及至刘裕篡晋立宋时,需要有人向刘裕进献象征东晋皇权的玉玺,以示正统。这活该由谁来干呢?刘裕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谢澹(谢安的孙子),谢澹没什么才华,刘裕选中谢澹,主要是看中了他的家世,借重于陈郡谢氏的社会声望和影响,绝对不是信任和重用。

谢澹是放浪形骸之人,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也有一些纵任不拘之举。他曾陪刘裕宴饮,大声喧哗,口出狂言,不过刘裕并没有处理他。并非刘裕看重谢澹而没有处理,而是因为谢澹并没有反对他。相反刘裕对谢澹很不信任,从不让他处理政务,只让谢澹担任光禄大夫、特进、金紫光禄大夫之类有职无权的虚职。

谢澹对此心如明镜,曾醉酒向刘裕吐露心声,刘裕听罢一笑而过。

澹尝侍帝宴,酣饮大言无所屈,郑鲜之欲按之,帝以为澹方外士,不宜规矩绳之;然意不说。不以任寄。后复侍饮,醉谓帝曰:"陛下用群臣,但须委屈顺者乃见贵,汲黯之徒无用也。"帝大笑。-《南史·谢澹传》

谢澹不仅知道刘裕不会重用谢家人,更不能容忍谢家人权势太重,还知道谢家人一旦反对刘裕必遭杀身之祸。如谢混党附刘毅时,谢澹早就深感忧虑,曾对谢混的儿子说,“益寿此性, 终当破家”。 谢澹为此疏远了谢混,不久谢混果被杀,谢澹躲过了一劫。

谢澹对刘裕及其政权由于采取了若即若离的态度,得以衣食无忧,安享天年。但是他的堂侄谢晦则做不到这一点,由此惨遭杀害。

命运各异

谢晦是陈郡谢氏中颇具才华、颇有进取心的人。他很早就追随刘裕,也得到了刘裕的器重。刘裕被封宋王以后,谢晦出任宋国的右卫将军,后又任侍中。南朝宋建立后,谢晦“加中领军,封武昌县公。”不久,他又“领军将军,加散骑常侍,依晋中军羊祜故事,入直殿省,总统宿卫。”

从谢晦出任的官职来看,刘裕对他是十分信任的。但刘裕心底还是对谢晦抱有戒心,担心陈郡谢氏复兴,有碍皇权。刘裕临终时,曾告诫太子刘义符要警惕谢晦。

五月,上疾甚,召太子诫之曰:"檀道济虽有干略,而无远志,非如兄韶有难御之气也。徐羡之、傅亮当无异图。谢晦数从征伐,颇识机变,若有同异,必此人也。小却,可以会稽、江州处之。"-《宋书·武帝纪》

虽然谢晦和檀道济、徐羡之、傅亮同样被刘裕列为顾命大臣,但刘裕对檀道济、徐羡之、傅亮没有任何怀疑,却对谢晦起了疑心。根本原因是因为陈郡谢氏有夺取刘宋政权的社会基础。若论夺权的能力, 徐羡之、傅亮恐怕要高于谢晦。刘裕对徐、 傅二人深信不疑,是知道徐、傅名望不足,不可能夺取刘宋的江山。

刘义符即位后,表现很不靠谱,胡作非为,把朝政搞得一团糟。徐羡之、傅亮与谢晦、檀道济合谋废掉了刘义符,随后派人将刘义符暗杀。之后,徐羡之、傅亮与谢晦、檀道济迎立刘裕第三子刘义隆为帝,就是历史的宋文帝。

在刘义隆进入建康之前,徐羡之、傅亮派谢晦为荆州刺史,出镇江陵,又使檀道济增督青州, 徐州之淮阳、下邳、琅邪、东莞五郡诸军事,镇守江北,以便里外呼应巩固他们的权势。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