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古往今来的文化属性,刘邦、朱元璋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为人臣者,只有具备大智慧才能避免被帝王卸磨杀驴的悲剧,《雍正王朝》中的邬思道,就深谙此道。雍正继位当晚,回到潜邸准备“清理门户”,邬思道以“半隐”暂时脱离龙潭虎穴。
但雍正并未善罢甘休,派了胤祥去为邬思道践行,还成功将如月安插到他身边。临行前,邬思道曾提醒胤祥,要他辞掉铁帽子王,方可保平安。可胤祥并未照做,为何却避免了鸟尽弓藏的悲剧?
此时的胤祥,已非昔日的“侠王”
当年的胤祥,侠肝义胆,义薄云天,眼里进不得半点沙子,人称“侠王”、“拼命十三郎”。这是胤祥的优点,也是其缺点,正因如此,他才受到别人暗算(康熙也为了磨练他的心性),在宗人府囚禁十年。
十年下来,胤祥人未老,头发却白了一半。有了这十年的教训,胤祥也明白,凡是不能太冒进,该忍还是要忍,有时候喘着明白也要装糊涂。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走出宗人府的胤祥,明显老练多了:
“铸铜案”发生时,胤祥不知道内幕吗?当老八拿出新铸造的铜钱时,胤祥不正常的表情已经说明,他心里清楚得很,之所以不说,就是不想得罪老八;
跟雍正下围棋时,以胤祥的技术,很快就能秒杀雍正,但他只敢持黑棋,而且步步退让,表现得无比谨慎。被雍正骂了,他只敢唯唯诺诺;在雍正面前,他整理帽子的动作,已经刻画出他对皇权的敬畏。
“科场舞弊案”、“山西诺敏案”出现时,胤祥也不敢过多发表意见。凡是雍正交代的事,他都兢兢业业地办理。虽然位置很高,但胤祥时刻都留意到君臣权力的边界,不敢越过雷池半步。不管是对待雍正的态度,还是本职工作,胤祥已经做到了公忠体国,让雍正都不忍心下手。
老八等人的存在,让雍正不敢对胤祥轻举妄动
雍正刚继位时,各省亏空,百废待兴,这都需要一个得力干将来处理;胤禩等人不甘心夺嫡失败,虎视眈眈,时刻准备出手,这需要有人来制衡;军方群龙无首,胤禵还在呕气,雍正又不懂军务,同样需要人来打理。再看看雍正的几位亲信?
李卫毕竟能力有限,还不足以主持大局,当个地方一把手已经算拔高,到了朝堂根本镇不住几位皇子;至于那个田文镜,办事比雍正还操切,朝廷早就有人对其不满,只能待在地方追缴亏空或者推行新政,不适合待在京城;邬思道已经“半隐”,而且只是顾问;年羹尧比较符合条件,但西北需要有人镇守。算来算去,能够留在雍正身边辅助的,既有威望又熟悉军政的,只有胤祥。胤祥有如此大的利用价值,雍正拿他开刀,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秋媚说:八爷党的势力遍布朝野,对雍正处处掣肘,雍正单枪匹马根本应付不过来,如果老十四再倒向八爷党,那就是雍正的灾难。因此,雍正需要胤祥当马前卒,而且胤祥的位置越高,权力越大,对雍正的帮助就越大。只要胤禩没有彻底倒台,就有胤祥存在的价值。
胤祥的特殊性,让雍正不愿意也不能动他
剧中,胤祥是雍正的铁杆兄弟,比亲兄弟还亲。两人多年并肩作战,早已接下深情厚谊。雍正能够顺利继位,也离不开胤祥的支持。如此大的功劳,又有如此密切的关系,而且朝野上下都知道。雍正如果对胤祥鸟尽弓藏,会在舆论上将自己陷入不仁不义的境地。
此外,胤祥是军事专业毕业生,曾在西北带过兵,军营里面有一大帮亲信。十四爷被解除职务,曾写了一封信,西北就有几万人为他卖命。只要胤祥一句话,他的亲信同样会冲锋陷阵,这甚至比圣旨的效率还高。即便发不出信,雍正如果动了胤祥,丰台大营里面可能有人进京勤王,西山锐健营说不定还会哗变。为故主卖命的事在历史上多次发生过,这都不是雍正希望看到的。
秋媚说:对胤祥而言,铁帽子王只是虚名,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位置与心态。邬思道让胤祥辞去铁帽子,他虽然没有辞,但已经领会了弦外之音:不做与雍正同享富贵的兄弟,做与雍正有明显界限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