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都、河间二王讨伐长沙王的原委
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和长安的河间王司马颙,两王不约而同联合讨伐洛阳的长沙王司马乂。
原因很简单。
当初皇后贾南风为了能永久把持朝政,杀了司马炎指定的皇太孙;赵王司马伦以为太子报仇的名义诛杀了皇后贾南风,自己做了皇帝;在许昌的齐王司马囧联合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讨伐赵王,诛杀赵王后,成都王和河间王各回各处,齐王司马囧留在洛阳开始了挟天子令诸侯。
于是河间王司马颙设计让在洛阳的长沙王司马乂和齐王司马囧自相残杀,结果长沙王杀了齐王。
杀了齐王的长沙王司马乂在京城开始了挟天子,他刚开始对在邺城的成都王很尊重,什么事情都向成都王请示汇报,国家大事由成都王做主,可是慢慢地,长沙王觉得应该自己做主了,就不再理睬成都王。长沙王的行为导致成都王非常愤怒,因此想武力解决长沙王,加之河间王费尽心机也想做老大,于是河间王和成都王两王各怀鬼胎却又不约而同地又联合讨伐长沙王。
二、一位空降经理人
争霸天下首要的是人才,成都王司马颖为了与各诸侯争锋,也喜欢招纳天下英雄,但他很看重门第,手下不少人都门第显赫,陆机就是一位。
陆机不是普通人,其祖父乃是大败刘备的东吴名将陆逊,祖母乃是孙策之女,父亲陆抗,号称东吴的最后名将,陆氏一门,曾出二相、五侯、将军十余人,家族显赫,但自公元208年吴国为晋所灭,全国统一,由于处于南方的东吴为北方的晋所灭,因此北方人多鄙视南方人,南方人也不去北方做官。
到了公元289年,司马炎下诏,全国不论出生,择优而仕。陆机便和他的弟弟陆云北上洛阳,两人一到洛阳就引起了轰动,尤受到张华的赏识,在二人的影响下,一大批江东人士北上求仕,南北人士的交流由此展开。
此时陆机为自己奠定的地位,被后来南梁的文学家钟嵘称为“
太康之英
”。成为“太康之治”下的“太康之英”,可见陆机的地位。
陆机虽为名将之后,更多的造诣还在于文学,他也是贾谧“二十四友”之一,其流传下来共104首诗,大多为乐府诗和拟古诗。陆机的文采也深得后来的唐太宗欣赏,专门在《晋书》中为他撰文。陆机的一封给朋友的书信,后来被奉为中华第一书帖,即大名鼎鼎的《平复帖》,历经宋徽宗等大家,最后辗转落到和珅手中,被收藏于北京恭王府。
在晋室纷乱之际,身为名将之后的陆机也渴望似自己的父亲和爷爷一样为国建功,他也知道良臣择主而事,见司马颖灭司马伦后“
推功不居,劳谦下士
”便认定将来振兴晋室之人必是司马颖,于是主动投入到司马颖门下。
司马颖手下有卢志、陆机、石超等人才,堪称豪华阵容,可是要发挥这套豪华阵容的最高效率,却是必须有雄才大略者方才能驾驭。
可是司马颖并非雄才大略。
司马颖对刚空降来的陆机十分信任,让陆机参与大将军军事。讨伐司马乂之役,司马颖又封陆机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下辖北中郎将王粹、冠军牵秀等人,兵力20余万人。
司马颖在大军出发前对陆机许诺:“老陆啊,你可是我最信任的人,好好干,这次出征,如果干得漂亮,我提升你为郡爷,位同三公,你好好考虑一下。”
陆机感动得五体投地,心想良臣择主而事,看来我这次跳槽是跳对了。满怀信心的表态:“主公放心,我陆机这次出马,定然鞭敲金蹬响,齐唱凯歌还,只是有一条需要主公多配合啊。”
“好,既然你有此信心,不说一条,一万条我都配合你。”
陆经理见司马老板如此说,心里顿时被温暖得不知所以,真正开始推心置腹起来:“当初齐桓公任命管仲而成了春秋霸业,而燕惠王用了乐毅这员名将却功败垂成,一个是用人不疑,一个是用人则疑,我这次出征成败与否,关键还是在于主公啊。”
司马老板听这话,马上表态:“我对你是一百个放心的,你放心去做,不要管其他人的看法,我支持你。”
陆机感动得跪倒在地:“得遇主公,陆机三生有幸。”
陆机有才,政治上却不太成熟。
陆机同样遇到了与我们现在大多数空降职业经理人进入企业后同样的困扰,就是与企业元老级经理人之间的矛盾。
三、元老经理人的不支持
挑战最先来自卢志,卢志本是司马颖身边第一谋士,对司马颖尽忠职守,绝无二心,可是陆机的到来,马上让卢志感受到了威胁。
从才华上来看,卢志不敢说自己强过陆机;单从出身上看,陆机的到来就使得卢志有很强的危机感。
司马颖用人的一个最大特点:喜欢用名门之后。而当时的门阀制度,名门身份犹如当今的学历,因此司马颖身边聚集了一批高出生,高学历者。
卢志也同样出生名门,其曾祖父卢植,受到曹操的高度评价:“
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乃国之桢
幹
也
”祖父卢毓,曾跟着景帝司马师征伐叛乱,进封容城侯;父亲卢珽也官至泰山太守,但卢家虽然家世显赫,相比起堪称吴国支柱的陆家还是逊了一筹,因此卢志在身份上输了陆机一头。
陆机的被重用让卢志心中醋意不少,再联想到司马颖以前对自己言听计从,让他很担心自己的地位,因此他对陆机有一种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