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军的胜利,全靠人海战术、尸积如山换来的吗

2020-10-09 03:04:36 作者: 二战苏军的胜

从“巴格拉季昂” 行动开始,苏军在大规模会战中的伤亡总数已经开始低于德军,而德军也不再具备较高的质量优势,且一路西退。朱可夫元帅后来就对斯大林说:“我们在战争进程中学习并学会了战争,于是开始给德军以打击,但在战争之初,我们却不太会打仗。”

上图_ 推进在波兰战场上的德军坦克纵队

没有哪支军队一开始就是王者,德军闪击战天下无敌也是凭借其在波兰、挪威、比利时、法国等诸多血战,再加上宣传机器的高效运作而人尽皆知的。在1945年的布拉格战役,苏军用了六天、伤亡不到12000人,便击溃德中央集团军群及仆从国军队共65个师,仅俘虏就抓了45万余人。此役苏军虽投入了三个方面军、共170万大军,但在进攻地域上对德军仅能形成1.21:1的优势。

我们再看美日之间的冲绳战役,美军集结了58万大军,而驻扎在冲绳的日军仅为12万,可有谁说美军是靠堆人打赢了日军?所以说,开始被突然袭击打懵了,暂时用数量来弥补质量差距撑下去,等质量上去了再打回去,如果这都不可以,那就是不讲道理了。

上图_ 冲绳战役

胜利不是无代价的——正确认识战损是研究战争的前提

冷战时期,出于意识形态对抗的需要,西方国家一方面大力宣传盟军在第二战场开辟后的作用和贡献,一方面则不断强调英美对苏联予以的战略和物资支援的重要性,以此对苏联红军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的贡献“打折扣”,并借势降低苏联的影响,贬低其国际形象。

反观苏联方面,二战后出于维护斯大林地位的考虑,一直对战争中苏军的真实损失不予公布。赫鲁晓夫上台后又推行“去斯大林化”,加之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改革的推波助澜,苏军在二战中的各种损失、弊病、不良行径等反而被统统曝光,对苏军战损的宣传突然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故而人们会觉得苏军将领毫不吝惜官兵性命、斯大林打仗只会“草菅人命”、苏联打赢德国就是靠堆人等也就不奇怪了。

上图_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

近年来,随着俄罗斯逐步解密原苏联历史档案,关于苏军的战损情况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客观的了解。但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牢牢占据舆论制高点,使得很多人包括部分历史学者仍不能公正地看待苏军为二战胜利付出的巨大牺牲。

诚然,军事行动的胜利是追求以较少的代价获取最大的作战效益。但追求代价与效益之比的最优化并不是战争的绝对目的,更不是唯一目的。如果代价高了就要放弃战争,那么法西斯的旗帜恐怕早就插遍七大洲四大洋了。

物换星移几度秋。不管我们是出于怎样的目的和希望来回首二战,都不应该只满足于对战役结果和损失进行简单的记忆和回顾。前到巴黎和会的暗流涌动,后到《大西洋宪章》的振臂一呼,上至克里姆林宫与“狼穴”中的决策,下至残垣断壁与堑壕堡垒中的惨烈厮杀,都需要我们去品味。也唯有如此,才能在“流言传说满天飞”的今天全面客观的还原战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作者:林森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铁血苏德》 徐焰 著

【2】《巨人的碰撞》 戴维.M.格兰茨、乔纳森.M.豪斯 著

【3】《回忆与思考》 朱可夫 著

【4】《通往柏林之路》 约翰?埃里克森 著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