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曾经是粮食出口国?课本知识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2020-10-09 02:04:43 作者: 沙特曾经是粮

沙特阿拉伯(以下简称沙特),面积约225万平方公里,中东第一面积大国。

1920年代,波斯湾地区发现了石油。193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美孚石油公司取得沙特东部勘探石油的权力,包括石油勘探、开采、加工 、运输、销售,沙特从此发达了。上天给了沙特石油,也给了沙漠。沙特位于阿拉伯半岛中间地带,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沙特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年平均降雨不足200毫米,夏季白天气温在45℃上下,最高气温可达50℃以上。

沙特的的边境,北边与伊拉克、科威特之间隔着希贾拉沙漠,与约旦之间是内夫得沙漠,东南方向与卡塔尔、阿联酋、阿曼、也门隔着鲁卜哈利沙漠,中间是代赫纳沙漠。沙特的这些沙漠是连在一起的,合称阿拉伯沙漠,面积约233万平方公里,世界上仅次于撒哈拉沙漠。沙特人口约3240万,其中沙特公民约占62%。沙特首都利雅得人口超过800万,过去利雅得是代赫纳沙漠中的一个绿洲,靠西边阿拉伯高原的季节性溪流生存。如今利雅得是沙漠中的大都市,不但是沙特第一大城市,也是阿拉伯半岛最大城市。沙特可耕地面积只占土地面积的约1.6%,约350万公顷(2015年)。永久性草地约378.5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约1.9%。森林覆盖率很低,林地面积只占到全部土地的约0.45%(2015年)。屈指可数的耕地零散分布在西南部希贾兹山脉地区,农业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

凭借着石油带来的巨额利润,国力飞速增长,但单一的石油经济结构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是一种隐患,沙特决心在工业、商贸、旅游和农业等各个领域同时开花,此后开始对国内的各个行业进行全方位的重塑,其中自然也包括农业。尽管数千年来阿拉伯半岛都不是一个粮食生产地区,但此时的沙特人却偏要逆天而行,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有钱!为了鼓励农业发展,沙特将大量土地无偿地分配给个人,并且承诺只要耕种人将土地开垦超过四分之一就能够获得该土地的永久所有权。对于国内的粮食产品,沙特以高出市场价十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收购,农民几乎稳赚不赔。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沙特的高额补贴之下,大量居民开始投身农业,甚至部分投机者不惜从国外低价买入粮食,然后高价卖给国家。

通过短短几年的奋斗,令人惊叹的是,沙特这样一个沙漠覆盖、久旱不雨之国,不但实现了粮食自给,而且成为中东地区屈指可数的粮食出口大户,每年竟向欧洲出口数千吨鲜花。沙特连一条像样的河流都没有,农业灌溉全靠地下水。1970年以来,沙特共打了自流淡水井4万多眼,还投巨资兴建水利工程,在水量很少的溪流上筑坝200多座,在红海及海湾沿岸地段,投入运营的海水淡化站有几十座。沙特的农田,全都是圆形的,因为中间是水井和喷水龙头,喷水范围就是一个圆形。

1960年代初,沙特小麦年产量仅为3000吨,到1980年代则猛升至400万吨。除了小麦,沙特的鲜花、椰枣等产量也大增。沙特还建立了家禽饲养场和奶制品加工厂,1989年肉鸡产量为260万吨,蛋103万吨,除供应本国市场外,很大部分也打入国际市场。进入20世纪90年代,沙特一跃成为全球第六大粮食出口国,但好似昙花一现的沙特农业却在短短20年内没落。进入21世纪,沙特的粮食又高度依靠进口,一个在中东地区“化沙漠为良田”的神话自此夭折。

古时候的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其有限,除了经商和游牧之外,没有人会尝试在这片不毛之地种植粮食。然而农业对于一个国家的诱惑实在太大,但凡有一丝可能发展农业的国家都不会放弃,对于沙特来说也不例外。在沙特农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表象下,暗藏的危机也随之而来。农业的基础除了良田之外便是淡水,而干旱少雨的阿拉伯半岛欠缺的正是水源。尽管沙漠下有地下水,但地表没有江河和降雨补充,这些水资源基本是用一点就少一点,对环境的破坏力极大。沙特是一个原油比自来水便宜的国家,浪费的淡水资源,其价格远高于生产出来的农作物。

由于土地贫瘠和淡水资源缺乏,沙特粮价居高不下,在美国等粮食出口国的挤压下举步维艰、难以为继。如今的沙特,虽然保留了部分地下水农田,但粮食已经高度依赖进口了,或许这才是更加合适的道路,一个曾经无比辉煌的“农业神话”自此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