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苏联红军毫无疑问是反法西斯的中流砥柱。英勇的苏军将士在西线怒怼德国,又在东线狂虐日本,可谓战绩彪炳。然而在胜利光环的照耀下,却也难以遮掩苏军在战争中遭受的重大损失。特别是苏德战争中,几乎每场大战中(1945年前)苏军的损失都要大于甚至远大于他们的对手——纳粹德军。
所以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印象,认为苏军的胜利就是靠血流成河、尸积如山换来的;苏军没有什么战术,只是一味堆人而已。甚至很多战史专家也持此观点,认为苏联是以野蛮和无知而取胜,红军不过是德军不成熟的翻版。如果没有盟军开辟第二战场,二战的最终结果还很不好说。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苏军在二战中获胜真是靠堆人换来的吗?
上图_ 苏联士兵
战术野蛮无知——苏联将帅:你听谁说的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战争中,人力资源确实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如果没有雄厚的人力优势,就算你的军队技战术水平再高、战略规划再缜密无误,也一样承受不住战争,特别是长时间、高烈度战争带来的人力消耗,最终还是会被拖垮。苏联相对于德国拥有更为丰富的人力资源,这正是其能够取得卫国战争最终胜利的重要原因。
但我们同样也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无限制向前线输送兵员。特别是苏德战争爆发后,由于在初期蒙受巨大损失,因此苏军在各个战线上都面临严重的兵力枯竭难题。早在1942年苏军发动夏季攻势前,总参谋部的安东诺夫将军就提醒斯大林前线人手短缺的现状。
即便是1944年战局逆转,苏军开始大步向柏林迈进,但由于长期的消耗,苏军各一线部队实力非常虚弱,步兵师每师普遍只有5000-6000人,还不到满编状态的一半(1941年苏军步兵师满编为1.3万人)。最惨者如近卫步兵第37师、步兵第195师、308师,只有2700余人。
正是因为如此,苏军实际上并不具备实施“堆人战术”的条件。
上图_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878年12月18日—1953年3月5日)
残酷的战争环境也使得苏联统帅部一直将“以最小代价达成战役目标并尽可能给敌人以打击”奉为圭臬。斯大林也不止一次地告诉其麾下将帅:“要善于向我们的敌人学习,以少流血取得胜利。”朱可夫元帅后来曾回忆道,斯大林原本计划在1945年5月1日前拿下柏林,以便在劳动节时举行胜利大阅兵。
但到4月30日,柏林仍有部分地区的战斗尚在激烈进行中。惴惴不安的朱可夫将此情况告诉斯大林时,斯大林却异常平和地说:“不要着急,要爱护官兵和人民,不做无谓的牺牲。”
上图_ 攻入德国柏林的苏军
由此可见,那种认为苏军将帅只会驱使官兵“不惜一切代价”取得胜利的观点是靠不住的。之所以很多人看到苏军总是能够集结比德军多出几倍的力量发起攻势,这应当归功于苏军周密的战役部署和对部队、特别是对坦克机械化部队(各坦克军、机械化军及“骑兵-机械化”集群)的集中使用,并能够根据形势变化在前线特定地区规模性开展装甲突破,从而重创德军。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忽视苏联从20年代便开始的坦克机械化部队组织与作战理论的研究。这些研究为苏军深刻认识未来战争的样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对苏军最高统帅部在战略战役规划上做到细致缜密起了积极作用。而这些,是多少人力优势也换不来的宝贵经验。可以说,苏军在二战中的打法风格,与英、美、德等西方国家军队是完全不同的,它并不是对谁的模仿,相反却是一种大胆的创新。
上图_ 苏军步兵坦克协同进攻
战争伤亡巨大——红军官兵:我们也在慢慢学习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苏军的确在二战中付出了惨重的人力和装备损失。纵观人类历史上的所有战争,还没有哪支军队为夺取胜利而付出过苏军这样的牺牲。但是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战争中的教训也反过来使苏军不断学习、成长,最终使其脱胎换骨,成为了一支精锐之师。
在战争初期,由于受准备不足、上阵仓促、战术僵化及调整不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上遇到了百战百胜的德军摧枯拉朽的全面进攻,苏军在开战的头半年便损失兵员达330万,其中仅被俘就达190万。
上图_ 斯大林格勒战役
为弥补损失,苏联不得不实行全国总动员,将大量适龄男子送上前线。由于战局紧迫,这些新兵只能进行20天的基本训练和15天的有枪训练,连装弹换弹还没利索就不得不投入厮杀,去和久经沙场的德军血拼,这更是大大加重了官兵的伤亡。以至于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加入战阵的苏军官兵平均存活时间只有9分钟。缺乏高水平的训练加上本就不高的文化程度,这些无疑是导致苏军伤亡巨大的重要原因。
可也正是这种血的教训,使得苏军慢慢成长起来,将帅变得干练,指挥员和战斗员变得富有作战技巧。1943年夏季以后,苏军的作战效能得到极大提升。特别是其装甲战术、空炮火力与地面部队的协同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