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族末日:安史之乱扫荡地方大族,黄巢起义屠戮两京阀阅

2020-10-16 19:29:19 作者: 豪族末日:安

五胡乱华呢?先是八王之乱折腾了一个前奏,再是刘渊山西起兵,后是刘汉与前赵、后赵,再后又是鲜卑人又是氐羌人。

于是,五胡乱华引发的北人南迁,豪族们可以举家举族的向南迁徙。而安史之乱呢?根本就不可能给豪族们举家举族南迁的机会。五胡乱华是衣冠南渡,安史之乱就是衣冠变流民而后流民再南迁。因此,北方的地方豪族基本上就被彻底扫荡了。

而且,唐朝的地方豪族与两晋的地方豪族,也不是一个级别。两晋豪族,主要是地方豪族,地方豪族先是根植于地方然后才跻身中央。唐朝豪族,已经分化成了两伙人。一伙人是处庙堂之高的两京顶级阀阅,这伙人才是真正的豪族,但他们没有地方力量的支持。一伙人是处江湖之远的地方豪族大家,这伙人虽然拥有地方名望,但他们没有权力的加持。

所以,地方豪族大家,可能有财富、有名望,但没有组织能力。两晋地方豪族可以组织坞堡武装,但唐朝地方豪族就只能跟着平民一起往南跑。

唐朝的地方豪族被扫荡了,那么两京地区的顶级阀阅呢?他们只是受到了冲击,但没有被扫荡。一个原因是地方豪族没时间跑路,但两京阀阅却有时间跑路。因为安禄山被阻潼关数月。另一个原因是安禄山也要争取两京阀阅的支持,叛军肯定要抢劫两京财富,但安禄山也要抢劫两京官员,让这些人为己所用。所以,两京豪族,甚至唐朝的庙堂官员,不仅没有被扫荡,反而成了抢手货,大唐政权和大燕政权都要争取。杜甫就是在两京陷落后,跑到凤翔然后被唐肃宗授予左拾遗的。

04.黄巢起义:两京阀阅在这个时候遭遇了真正灭顶之灾

唐朝科举取士的官僚,总共也就在10%左右。这个比例根本动摇不了豪族的地位。而且,科举官员必须由从九品这个最低的职位往上爬。而皇族、豪族,往往都是在从四品或五品的位置上起步。即便是五品或五品以上的官僚子弟,也可以直接被授予七品到九品的官职。所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唐朝只是小说世界,现实世界要冷酷得多。

科举制动摇不了豪族,那么安史之乱呢?安史之乱只能说瓦解了豪族的社会基础。但是,在安史之乱前,豪族的社会基础已经自行瓦解了。处庙堂之高的豪族才是真豪族,处江湖之远的豪族都不再认为是豪族。真正的豪族是两京地区的顶级阀阅。安史之乱后,虽然唐朝开始遭遇藩镇问题。但藩镇问题仍旧没有改变唐朝的豪族底色。

唐宪宗以后,大唐再次实现了集权。而集权后的权力被两伙人掌控着,一伙人是藩镇节度使;一伙人是朝堂高官。当然还有一伙宦官太监,这里暂且不论。而这两伙人具有很强的重合度,而重合的焦点就是两京地区的顶级阀阅。就是说在朝堂当宰相的和在地方当节度使的,还是豪族。

据《中古中国门阀大族的消亡》一书统计:在九世纪,唐朝有四分之三的宰相都有过藩镇节度使的经历。这些人都出身两京豪族。而藩镇幕府成员,也有很多来自京城豪族的子弟。所以,大唐帝国虽然翻天覆地风云变幻,但风云变幻后还是豪族的天下。

但是,黄巢起义后,豪族的末日也就真正降临了。

公元880年,黄巢初入长安的时候,也想建立政权,也要输出秩序,自然就需要重视豪族的支持。但是,黄巢起义军是一伙盗匪集团。即便是黄巢也管不住手下的悍匪,“杀人满街,巢不能禁”,于是长安大屠杀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公元881年,大唐官军发动攻势,一举收复长安。但随后,黄巢起义军卷土重来,再次占领长安。因为长安百姓协助官军,所以黄巢的盗匪武装再一次实施了长安大屠杀,即所谓的“洗城”。

公元882年,有人在尚书省题了一首讽刺黄巢起义军的诗。一首诗又招致了长安城的大劫难。尚书省的官员被挖去眼睛后暴尸街头,守卫尚书省的士兵全被处死。但黄巢还有更残酷的手段:长安城中会写诗的全部杀掉;长安城中能识字的全做苦役。

黄巢起义实施的物理消灭,彻底把两京阀阅屠戮殆尽。到了这个时候,大唐的豪族时代也就只能曲终收场了。

05.豪族为什么不能恢复往日荣光

豪族之所以能够主导庙堂、主导时代,是因为豪族的力量大、豪族的精英多,而更是因为豪族们通过姻亲、交友形成了豪族网络。

然而,黄巢起义军太暴力,直接而残酷地物理消灭,不仅屠戮了豪族,也摧毁了豪族网络。即便还有残余的豪族精英,他们只能成就个人风流,却结不成豪族网络。

但是,豪族为什么不能重新结网?

无论乱世还是治世,权力和财富总会不均衡的分配,总会是少数人垄断绝大部分的权力、占据绝大多数的财富。而布衣多竞争、权贵多合谋,权贵合谋、豪族结网,就是一个博弈的自然趋势。豪族重新崛起、豪族再次结网,不是没有可能。

关键是权力的博弈。

豪族与国家有利益接合部。这个利益接合部要求豪族首先要争取自己的利益,所以才有九品中正制,豪族要把自己的利益制度化。

但是,皇帝与国家也有利益接合部。这个利益接合部要求皇帝首先要用最听话的政治力量,所以才有科举取士,皇帝要在豪族之外寻找新的制度力量。

唐朝的皇帝找不到,因为读书的成本太高,所以诗书传家的豪族才能培养出政治精英。但是,唐以后的印刷术得到了普及,特别是到了宋朝,书籍的成本足够低、读书的成本也就足够低。于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唐以后就从小说世界走向了现实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能改变不止是经济,还有社会结构和政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