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中,孔明在城门楼下设计“扫地兵”,并非表面这么简单

2020-10-17 13:26:40 作者: “空城计”中

《三国演义》是由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创作的历史小说,不仅体现东汉至西晋的历史风貌,也用极具古典的文字再现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景象。其中对人物的计谋、战术的演绎极其精妙,对三个大国间的暗流汹涌刻画十足到位。由于其雅俗共赏又颇具趣味,被列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

相信凡是看过此书的读者,对诸葛亮这个角色都是十分佩服的。他的智慧曾数次力挽狂澜,解救蜀国于水深火热之中。所用战略之妙,所使谋数之奇,至今仍令很多读者欲罢不能,手不释卷。

但哪怕是这样的一位风雅名士,也有被逼入绝境之时。公元226年,曹丕去世,诸葛亮趁此机会起兵北伐,希望能打个对手措手不及。

没承想如此周密的计划还是被他人疏忽搅了局,导致街亭失防,门户大开,诸葛亮原先拟定的计划不仅泡了汤,还得花费心力应对眼前困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压境,国家危在旦夕。 就在这焦头烂额之际,诸葛亮灵光一闪,命人取琴焚香,又安排士兵作平常人样在西城门前扫地,这一情景定格至今,便成就了千古传颂的“空城计”“稍尽人事,还听天命”

“空城计”在历史上早有记载,最有名的便是春秋时期鲁庄公二十八年的战例,子元攻郑,却见城门开启而城中不见一人,遂退兵,随后郑国便被诸侯救下,而楚国便因此错失良机。诸葛亮显然也是借鉴了那一套静中取动,虚张声势的气氛,故意上演了一出好戏。

他不仅以身犯险,亲自上城楼抚琴,城门边上更是配备几个“扫地兵”,一副有恃无恐的模样,看的风尘仆仆而来的司马懿那叫一个心肝乱颤,不疑有他便灰溜溜地逃了。直到听闻街亭空城,他这才捶胸跺足,自叹弗如,一切却已是枉然。

虽然结局尽善尽美,但从“空城计“本身来看,诸葛亮下的,无疑是一招无可奈何的险棋。无可奈何是因为当时情况紧急:街亭已然沦陷,为了继续北征,兵马退避至离开街亭不远的西城。为了国家长远计划考虑,诸葛亮安排武将集结粮草即刻撤退,自己只余两千散兵固守城池。虽然是以抵御外敌为目的,但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场死局。

我们不知道诸葛亮当时是怎么想的,也许是存了些殉国的心思在的,毕竟旧主已逝,而自己已将身后事全权托付新主,只要北征成功,自己也是要隐退的。但那两千散兵可没有这么高的思想觉悟,必然内心惶惶,士气涣散,长此以往不说能否守城,活下来还是个大问题。此时便不得不说,战场上或许有的时候除了计策,运气也是一大要素。

诸葛亮并非赌徒却也豪赌了一回,他赌的是司马懿对他的了解,也是他对司马懿的了解,但更多的,还是交给老天去定夺了。而小说事实告诉我们,上天也是眷顾智者的。“孔明竟何事?扫地与焚香”

后世人评价诸葛亮之于空城计,都赞美他的果敢和镇定,或是以身犯险的忠心。但事实上,光靠他一个人唱独角戏,这出计可耍不起来。让我们聚焦一下这个细节:为什么诸葛亮要安排几个人在门口扫地呢?莫非是用来壮胆?

诸葛孔明是何许人也?坚定而理智的脑力劳动者,绝对不会把希望寄托在区区骗局之上,为了提高获胜的概率,他势必要采取更多令人信赖的手段,至少不能显露出我军军队的薄弱。

诸葛亮深谙司马懿易起疑窦,便故意营造气定神闲、毫无防备的气氛:悠悠琴声,香气缭绕,门扉洞开,城中寂寂。而城中而这几位懒散的扫地者,可不就是这局中局里的点睛之笔。虽然一切都是假象,却足以让来犯者心中警铃大作,犹疑不定了。

还有一种说法,说是扫地时扬起灰尘,数十米外便给人“滚滚千骑来相会”的错觉,更加增添一份扑朔迷离的危险。正所谓虚虚实实,身在其中便让人辨不清方向。司马懿虽有除却诸葛亮的雄心,但由于谨慎的个性以及他对诸葛亮过度的提防,很轻易地就中了对方的圈套,白白葬送大好机会。

“城门一开,万事有解?”

虽然后世人有诸多猜测分析,但“空城计”只是罗贯中捏造的情景,这一段在真正的三国历史上并不存在,既然如此,作者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段剧情呢?或许是他太青睐诸葛亮了,情愿打破史实也要美化他,又或者他就是想凸显司马懿愚蠢的特性。

总而言之,这一计谋的可行性是不置可否的,但如果深入思考一下,便会觉得这样的安排不太合理。所谓“兵不厌诈”,司马懿作为曹魏的高级将领,居然轻易就被这样小儿科的花招蒙了心智,这一点着实令人费解。

按照后世的阴谋论来看,司马懿是想留诸葛亮一条命。因为他在魏国的功劳已足够令人忌讳,又有暗养私兵的前科,一旦除掉诸葛亮,势必功高震主。“狡兔死,走狗烹”。

古代的帝王都是这个套路,有人过度解读也没什么奇怪的了。至于有人说英雄间的惺惺相惜,还是有几分牵强的,战争就是战争,无端的妇人之仁只会徒增祸患,任何一个有头脑的人都不屑这么做。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