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死了,诸葛亮为什么一直坚持北伐?什么原因让他这么做?

2020-10-21 19:34:23 作者: 刘备死了,诸

李白写过一首诗,叫《蜀道难》,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过呢?这首诗很充分的说明了蜀道的坎坷,有多难走。事实如此,古代的交通条件太落后了,再加上蜀道道路蜿蜒曲折,想走这条路要费很大的功夫才行,几个人一起走起来都很艰难,别说是古代的百万大军了。

那为什么诸葛亮还一直北伐呢?既然蜀道不好走为什么不先打吴国?虽然刘备死后,诸葛亮才开始北伐的,但是在之前诸葛亮早就计划了北伐。之前诸葛亮很清晰的向刘备分析了行军的路线,先拿下荆州和益州,然后兵分两路,就可以拿下天下。

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锦州也丢了,刘备也死了,蜀国瞬间衰弱了不少。这样一来蜀国打下的基础又没有了,魏国和吴国一直眼馋蜀国的地盘,现在自保都难,为什么还要去北伐?本来在计划中已经实现了荆州和益州的占领,接下来就差一步就能一统天下了,偏偏关羽招惹了东吴,这让东吴背叛了联盟。

关羽和刘备又是结拜的兄弟,关羽死了还不算完,张飞的部下又造反把张飞杀了,投靠了东吴,刘备这时气的已经失去理智了,在夷陵之战中吃了大亏,没过多久在白帝城死去了。

为什么诸葛亮非要在刘备死后还要北伐呢?那是因为在夷陵这一战中,蜀军被打的溃不成军,兵力大大削弱,诸葛亮本来打算着调整一下军队再战的,没想到的是战后刘备没多久就死了,这也就看不到一统天下的那一天的到来了。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中占了点便宜,国力也有些好转,但是还是压不过魏国,那为什么要再次北伐呢?

因为当时中原的突然大转变让他不得不这样做,中原地区的资源丰富,经济和农业上都很发达,因为生活条件好,所以中原人都十分强壮。再看看蜀国,四周都包围在山岭里,能耕种的地又少,这里的士兵个个都没有精气神,要是这样再下去个几十年,恐怕到时候中原人都不用什么力气,就能把蜀国给灭了。

因为前面的两次战争,诸葛亮对这次北伐也有信心,这两战就是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这两场战争都是己方人数不如敌人的情况下获得的胜利,他自己本身又对军事熟悉,饱读军书,又有着深谋大略,所以他才自己带军想要和魏军博一下,这才尽心尽力的多次进行北伐,最后却病死了。

诸葛亮的这次失败很让人惋惜,同时也有人说了,诸葛亮就是个死板的人,为什么一定要先去北伐,为什么不先把荆州拿下之后再去北伐呢?这样进行的话隆中对不就能够实现了吗?

隆中对都是诸葛亮提出来的,难道我们想到了,他会想不到吗?他并不是不想拿荆州,而是不敢拿。当时的三国鼎立局面,为什么称作鼎立?这三个国家不论哪一国都可能受到其他两国的威胁。吴国本来就弱,如果去打吴国,就算是打胜了,吴国求援魏国,蜀国被两国夹击,最后结果可想而知。

还有一个可能是两败俱伤,谁都占不到便宜,这时候魏国就捡便宜了,一统全国的就是魏国了。北伐的话,孙权知道自己不能打蜀国,他可以看着,蜀败了他能帮一把,三国鼎立继续保持,蜀如果成功了还能平分疆土,不管怎么说自己都不吃亏。正是因为诸葛亮才一次次的北伐。

其实在我看来,北伐失败不是因为蜀道难,也不是诸葛亮命不好,而是诸葛亮没有教导出一个继续北伐的人。了解三国的人都知道,魏国和吴国的人才根本就没断过,一个接一个的出现。

我们再看看蜀国,好不容易有了凤雏庞统这么一个人,却意外死了。诸葛亮在的时候还支撑着蜀国,他一死,蜀国就完全没有了能带领的人。顶梁柱一倒,朝廷里自然也就混乱起来,有想要防守的,有想要进攻的,最强的将领魏延这时候也被害死了。

再来看看司马家族的人,他们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一手推翻了魏国,结果三国都没实现的理想,被司马家族很轻易的就实现了。这里除了司马懿外,他的后代和他手下的将领都是司马懿一手培养出来的。所以说,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身边有几个人才是多么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