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制度:皇权与相权矛盾斗争下,皇权胜利并巩固的结果

2020-10-22 16:26:26 作者: 明朝内阁制度

明代内阁制的缘起可追溯至相权与君权的斗争过程。朱元璋称帝后,因为担心皇权集中化的分散,废除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内阁制度便是在宰相制度废除之后,经过长期摸索和尝试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内阁的形成和发展对明朝政局影响很大,内阁的建立对明朝政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种政治改革虽因其先天的政治发育不良而流产,但它却在某种程度上为后世内阁的创立埋下了伏笔。

"文渊阁大学士"这个称谓或许玩过游戏和论坛的网友很熟悉,这个称谓正是明朝机构改革发明的。而明朝"内阁"是怎么来的,真的比历代宰相还厉害吗?

明朝内阁的发展历程

明代内阁制形成于永乐期间。在靖难之役后,朱棣出于加强皇权集中制,避免分架空,建立听命于自己的一个集团,选用翰林学士直接改组成内阁。内阁是高度机密的一个办事机构,类似于清朝时期的军机处。

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登上皇位后,面临着棘手的政治问题需要处理。一方面前朝留下的各种旧务急需处理,政务负担更为繁重,另一方面建文朝的大批官僚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也使得朱棣需要组建一个新的辅政机构来巩固皇权统治。

首辅内阁制是在嘉靖年间设立,内阁也需要一个总领的头头,以解决严重的内忧外患,明朝政府也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做出迅速判断决策,内阁中就必须形成主次轻重之分。像严嵩、徐阶、张居正等人均为首辅阁臣,首辅权重,成为大臣敬畏的对象。

朱棣时期的内阁制度与朱元璋时期的内阁大学士制度有向同性也有向异性

从永乐开始,己有较多人数的阁臣同时入直内阁,保证了内阁这一机构人员来源的稳定性,并形成一个稳固的、能够长期协作共事的官僚群体,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

他们时刻伴随在皇帝左右,寸步不离,从而在中枢开始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群体和机构。这个群体都是一些翰林官员,曾任职于翰林院。也就是说,阁臣均是从翰林院升上来的。

从永乐开始,阁臣的设置就从来未中断过,并从制度上保证了内阁成员的相对稳定。这就意味着内阁作为中枢机构,已由洪武时期的不稳定性向永久性建制转变。这个就在制度上保证了阁臣群体和人员的稳定性,是内阁基本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

朱棣创办的内阁制度与朱元璋创立的首辅内阁大学士还不太一样。朱棣登上皇位后,对洪武时期的政治制度继承的同时也进行了革新。

虽然永乐之内阁与洪武之殿阁大学士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朱棣同样发展和延续了朱元璋加强皇权和削弱辅臣权力的思想和治国之术,对内阁的发展和权力做了制度上的约束和限制。

与朱元璋时期相同的政治思路是明成祖朱棣也在制度上对内阁的权力和职权进行了削弱和限制,防范新的辅政机构内阁重新成为对君主集权颇具威胁的已废除了的传统宰相制。

内阁在永乐时期所形成的一些制度性规定,日后构成了明代内阁的基本内容,随着社会和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内阁权力与作用也在动态的发展之中,但不管出现什么样的特殊情况,都没有否认和脱离永乐时期内阁的基本框架。

永乐朝阁臣不仅品秩较低,而且权力有限,无法与六部分庭抗礼,甚至没有自己的属员,其影响力极为微弱。

内阁的发展是政治上的一种走势图

任何一种政治制度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必然有着时代所赋予的政治诱因,内阁也是如此。

朱元璋废相使得当时集中的相权以及赖以生存的组织机构已不复存在,相权向皇帝、六部及都察院等衙门转移,然而,相职被废除,相权被分流,但分流的相权的职责不会随之消亡。

在历史惯性推动下,官僚集团受到宰相制度长久刺激所形成的观念与意识仍然坚如磐石。这样,历史必然会寻找一种能反映这种意识的新的存在,填补相权被废后留下的真空,换言之,这种新的存在已形成一种趋势性的力量,迟早会表现出来。

洪武时的殿阁大学士,为这种力量的表现提供了不违背祖制的组织基础,明成祖又将它引入政治舞台的第一线,给它贴上新的标签—内阁。明初废除了传统的宰相制度,使得专制皇权得到极大地发展和强化。

古代官僚集团中,宰相可谓在政治的发展走向上能起到巨大作用。在皇权强大时是辅佐政治进一步发展的得力助手,在皇帝较为昏庸和无道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政治进行匡正,稳定政治局面。宰相对古代政治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

我们来看,宰相的权利可以架空皇权,六部的上报、请奏必然要通过宰相,宰相要先于皇帝处理六部上报的大小事宜。这种情况势必时间一长会架空皇权,皇帝与六部机构之间不能直接沟通,时间一长皇帝随之成为宰相的傀儡。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