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要说二战时期最头疼的事,那肯定是资源和钱,其中资源中最缺乏的很明显是石油,德国在1940年的石油总产量是480万吨,合成燃料总量是320万吨,其国内的石油储量仅仅就够和平时期消耗的三个月多一点,战争消耗更是一个月都不够,所以德国必须得获得源源不断的石油供应才能维持它的战争机器。
我们都知道,全世界石油最多的地方,自然要数那些中东国家了,正所谓:地上插管子就出石油,中东很多国家都是“富得流油”,石油多的用不完,德国本来计划储备150万吨石油,但是实际上连这个数字的三分之一都没够,这样巨大的缺口之下,为何德国不进攻中东夺取石油,反而要在作战计划里面再三强调对苏联的高加索油田发动进攻呢?这个决定的背后,究竟都有哪些因素在其中影响着德国呢?
对于德国来说,从中东获得石油从来就不是没有考虑过的问题,德国对中东的石油从来都是觊觎已久,但是之所以德国没有直接进攻中东,其原因大致有两个:
1.大门打不开
2. 门后有门神
我们先来说说这个大门打不开的问题,中东的大门是什么?我们其实很容易想到答案——土耳其。作为中东的大门,土耳其某种意义上是德国必须通过的第一道屏障,不过面对土耳其德国可就犯了难。
首先,德国不能打土耳其,为啥呢?
因为土耳其在二战前期不仅对德国十分友好,而且还保持中立,德国没有进攻土耳其的任何借口。相反,德国要是打了土耳其,反而可能让土耳其直接倒向苏联,那么苏联可就能通过黑海到地中海获得补给,这对德国进攻苏联是大大的不利。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之中也提过,当时土耳其的态度就是,你盟军逼我打德国我就投降德国,你德国逼我打盟军我就投降盟军,反正我是谁也打不过。
那么德国能不能借道土耳其进攻中东呢?
其实这也不行,当时土耳其的中立政策让各国都无法从其领土上通过,强行通过只能引发战争,所以实际上德国当时走土耳其这条路是完全走不通的,好在土耳其也宣布不会参与二战帮助盟国,所以双方也都乐于见到土耳其中立的局面,至少不倒向对方就算自己的胜利了。
但是德国绝对不是只有一扇门可以选择,当德国在苏联推进如飞的时候,伊朗也成了德国的选项之一,伊朗的北部地区与苏联接壤,同时也与德国占领区相连,而且当时的中东如沙特等国家都在英国的控制之下,英国援助苏联的唯一通道就是伊朗,这样一来伊朗就成了三方的必争之地。
在这一点上,英苏的动作可比德国快多了,1941年8月25日,英、苏军队分别从南、北重兵占领伊朗。不久之后的1942年1月29日,在英国和苏联的刺刀之下,英、苏、伊朗三国签定了同盟条约。这条约直接把伊朗对德国的大门给关上了。
最初的时候伊朗可不想参与这场世界大战,毕竟伊朗这国家虽然古代一度是波斯帝国威震欧亚,但是伴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压制和沙皇俄国的长期讨伐,伊朗的国际地位是一天不如一天,这场大战一旦卷入那是生灵涂炭,但是小国的中立可不是你想保持就保持的,英苏用战争手段强行把伊朗拖下水。
占领伊朗之后,英国对苏援助通道那就直接打开,整个二战期间,整个二战期间,西方盟国通过伊朗运输给苏联的物资总量共达550万吨,伊朗更是被誉为二战的“胜利之桥”。
土耳其和伊朗两扇大门都对德国关闭,不过德国并非完全没有机会进入中东,实际上,德国从来就没停止过对中东的渴望,不过德国面对的问题可远不是关门这么简单,即便德国侥幸开了个门缝,其实门后还有个守门的正在微笑。
对于德国来说,比进门更难的其实是对付门后的门神。
虽然土耳其等小国态度强硬,但是毕竟只是小国,软柿子而已,真要是开动战车打过去分分钟就投降了。然而关键问题是,当时的中东地区还是英国势力说了算,要想进入中东就得打破英国的存在,但是英国毕竟老牌殖民帝国,家大业大,当时来看想插一只手进去那可不容易。
要知道,中东地区在希特勒眼里那不过是棋子,论重要程度,还是东方对苏战场最为重要,要是因为中东而导致自己的战略计划崩盘那就是得不偿失,希特勒当时也无力调转枪头大规模进攻,所以撺掇那些阿拉伯人对付英国人就成了最重要的策略。
1939年,纳粹政府上将威廉·卡纳利斯向巴勒斯坦赠送4000支来复枪,想建造一支支持德国“第五纵队。这也成了纳粹德国煽动阿拉伯独立的开端之一,很快,纳粹的间谍势力开始遍布沙特阿拉伯,埃及,约旦,也门等国家,到处煽动对英国的仇恨。希特勒甚至出动了他最信任的外交第一人——里宾特洛甫,专门和沙特代表交谈,表示可以提供巨额军火援助,包括8000支来复枪和800万弹药武器。纳粹这时候简直成了中东最大的军火贩子,只要是中东地区国家跑来要武器是来者不拒。
德国的“乐善好施”很快就引起了中东野心家们的注意,1941年初,当时伊拉克的亲纳粹分子基拉尼一看德国能卖武器,就暗中对德国表示,只要德国给自己武器,自己就起义打英国。希特勒一听这个消息,当即决定给伊拉克输送武器,要知道,伊拉克不仅石油产量极为丰富,而且靠近伊朗,要是伊拉克真的变成了纳粹阵营的马前卒,那么自己就能切断英苏交通线,到时候对自己进攻苏联的宏图伟业可以说是帮助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