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十二年,为何花木兰能不被别人发现女性身份?

2020-10-02 12:22:40 作者: 同行十二年,

要说花木兰,首先就得先说一下作为原典的《木兰辞》,这首诗虽然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北魏时期作品,但对于花木兰出身的争议颇多。许多研究学者认为花木兰是北魏鲜卑族人,因为“木兰”是鲜卑族的姓氏(也即是说花木兰应该不姓花,花字是后人加上去的)。诗句中的“可汗大点兵”,“可汗”即北魏皇帝的称呼。

木兰生活的年代大概是在南北朝时期,作为五胡乱华后民族融合的时代,北方民风彪悍,女子从军并不意外,而关于木兰的事迹少见于史书,不排除是由于替父从军的欺君之罪被正史除名,只能流传于野史。

“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朝廷又为什么非要木兰家派丁入伍呢?木兰家不应召从军不行吗?

不行。

因为北魏实行的是府兵制。所谓府兵制就是一种带有世兵制与征兵制色彩的,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其训练征发由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折冲府负责。这种制度既可以为国家提供数量庞大且稳定的兵员,同时由于府兵平时即为耕种土地的农民,也可以降低国家负担府兵制府兵制府兵制府兵制花木兰家无疑被划为军户,列入了军籍,所以可汗的“军帖”上才“卷卷有爷名”。军令传下来,花木兰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让老父亲上阵,要么自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府兵制下,军户必须配合朝廷出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参军为国效力的话,这些必需品不是应该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吗?是不是先买了,再到了户部报销?

府兵制度之下,军户不但有服兵役之义务,而且每次入伍。参军所需盘缠,粮食,武器,马匹,都得自行解决,朝廷并不会多花一分钱。 这几句诗可以看出,木兰家还是颇有点资产,至少不用和别人借钱购买从军所需之物。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花木兰为何从军十几年,却能够不被发现是女儿身?

首先从形象上分析,现在我们说美女,一般会想到面若桃花,唇红齿白,长发披肩。古代从军过程中,没有任何护肤品的情况下,每天又要日晒雨淋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和体力劳动。也不可能保持闭月羞花娇滴滴的小白脸。这就好比多美的人,徒步去西藏走上半个月,回来你旁边的小伙伴也会不认识你的。

从军艰难环境,使男女外貌上很难分清

但即使样貌看不出是女性,但同在军营里生活十几年,为何小伙伴们没有发现一点端倪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花木兰很少和其他士兵一起生活。诗句所说是花木兰跨过一道道关卡,翻过一座座高山,速度出奇地快。而大军行动缓慢,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所以猜测花木兰是作为一名侦察类的骑兵,也就是斥候。斥候职责就是收集各类情报,如地形地貌,地理位置,水源,敌军动向等。

在《太白阴经》中记载“马军无幕,故以披毡代”。这其中的“幕”就是隋唐时代的帐篷,而唐军骑兵每人一件“披毡”,可以认为就是他们每人一件的简易帐篷。而且根据《李卫公兵法》的记载,木兰在混到精锐之后,安营时“游骑精锐四向散列而立,各依本方下营”。在独立空间之内睡觉,花木兰被发现是女性的几率被大大降低了。

如果是斥候骑兵,单独一人生活减少被发现概率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在军队,因为是斥候这一特殊兵种而使身份不被暴露。如今可汗想要留木兰在朝中做官,时间久了必定身份暴露,估计还会因为欺君之罪而有杀身之祸。所以木兰才拒绝做官,放弃锦绣前程,回家自保。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木兰回家后,一番梳妆打扮,立刻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就连一起出生入死的小伙伴都认不出来了。

像换装后的木兰,安能辨我是雄雌

这句话放到现代也很好理解,很多女性,化妆前化妆后,根本就是两个人。甚至有些心灵手巧的化妆师能给自己化妆,神似各种明星脸,让人大呼惊叹。

最后谈一谈北魏这一极富中世纪色彩的府兵制,一直延续到隋唐。中晚唐之后才瓦解消亡,随后募兵制兴起,宋代实行的就是募兵制,当兵成为了一种基于自愿选择的职业,入伍不再是臣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换言之,宋朝人既然是募兵制、国家当然需要给入伍的兵支付薪水。(就好比我们打三国游戏,募兵都得花钱。)宋代将士的薪已经不用服兵役了。

薪水是多少呢?大致而言,一名普通士兵,每月可领钱三百文至一千文不等,大米二石左右(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半年的口粮),以及若干春冬衣物。俸钱、粮食与衣物都是定期发放的,此外又有各种名目的补助。如节日补贴;银鞋钱,这是戍边士卒获得的特别补助;口券,出戍时计口发放的钱粮补助;柴炭钱,冬季发放的薪炭补贴,等等。

毫无疑问,这样的募兵制只能建立在庞大的军费开销之上,也唯有宋朝发达的商品经济与扩张型的财税制度,才能支撑得起。但军费开销还是给宋朝带来沉重的负担,宋人说:“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一分给郊庙。“

 1/2    1 2 下一页 尾页